字好书
昆山兄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

《昆山兄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

时间: 2025-07-29 17:03:27

诗句

遂初赋就笔余铓,赠我蒙探古锦囊。

耐久固殊流俗败,含情浑似故人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03:27

原文展示:

昆山兄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 赵蕃 〔宋代〕 遂初赋就笔余铓,赠我蒙探古锦囊。耐久固殊流俗败,含情浑似故人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赠送的笔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这份礼物的珍视。诗中“遂初赋就笔余铓”意味着作者用这支笔完成了作品,笔尖仍有余锋。“赠我蒙探古锦囊”表示友人赠予的笔如同探寻古籍的锦囊,珍贵且富有深意。“耐久固殊流俗败”赞扬这支笔耐用,不同于世俗之物易损。“含情浑似故人长”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份礼物的深情,如同对老友的怀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遂初:完成初稿。
  • 铓:笔尖。
  • 蒙探:探寻,此处指笔如同探寻古籍的工具。
  • 锦囊:珍贵的袋子,此处比喻笔的珍贵。
  • 耐久:耐用。
  • 流俗:世俗之物。
  • 含情:蕴含情感。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biāo) 两人,在当时诗坛虎视眈眈,联合称霸,无能敌者,天下士大夫号称为“韩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收到友人昆山兄赠送的一支笔后所作,表达了对这份礼物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支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遂初赋就笔余铓”一句,既表达了作者用这支笔完成了作品,也暗示了笔的锋利和耐用。“赠我蒙探古锦囊”则进一步以锦囊比喻笔的珍贵,象征着友人的深情厚意。“耐久固殊流俗败”赞扬了这支笔的耐用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之物的轻视。最后一句“含情浑似故人长”则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份礼物的情感,如同对老友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遂初赋就笔余铓”:作者用这支笔完成了初稿,笔尖仍有余锋,显示出笔的锋利和耐用。
  • “赠我蒙探古锦囊”:友人赠予的笔如同探寻古籍的锦囊,珍贵且富有深意。
  • “耐久固殊流俗败”:这支笔耐用,不同于世俗之物易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轻视。
  • “含情浑似故人长”:作者对这份礼物的情感,如同对老友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长。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古锦囊”比喻笔的珍贵。
  • 拟人:“含情浑似故人长”将笔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支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世俗之物的轻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象征文学创作和友情。
  • 古锦囊:象征珍贵和深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遂初赋就笔余铓”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作者用这支笔完成了初稿,笔尖仍有余锋。 B. 作者用这支笔完成了初稿,笔尖已经磨损。 C. 作者用这支笔完成了初稿,笔尖已经断裂。 答案:A

  2. 诗中“赠我蒙探古锦囊”一句,用什么比喻了笔的珍贵? A. 古籍 B. 古锦囊 C. 古书 答案:B

  3. 诗中“耐久固殊流俗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世俗之物 B. 珍贵之物 C. 耐用之物 答案:A

  4. 诗中“含情浑似故人长”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笔 B. 友人 C. 礼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涧泉日记》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章泉稿》

诗词对比:

  • 韩淲的《涧泉日记》与赵蕃的诗作在风格上相近,都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韩淲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行邂逅周西园也示迦文诗就文韵 重玄寺旎檀林桂花 赠周山人 赠周山人 赠张受益检校 赠张受益检校 赠孝廉 赠吴江学掾 赠陆稼村 赠恒斋葛太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夏楚 三撇旁的字 只言片语 包含莲的词语有哪些 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恣无忌惮 课仿 谈讲 伪服 词严义正 庸狗 闭门思愆 向明而治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