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病疟两作而愈

《病疟两作而愈》

时间: 2025-04-30 16:45:07

诗句

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

亦知无妄疾,毕竟不为灾。

引睡须书卷,支羸赖粥杯。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7

原文展示

病疟两作而愈
——陆游

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
亦知无妄疾,毕竟不为灾。
引睡须书卷,支羸赖粥杯。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魔鬼的地方待过,为什么还会被疟疾折磨呢?我也知道这病并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实际上也算不上什么灾难。为了能睡个好觉,我只好拿起书卷来读,而我身体虚弱只靠粥来维持。微风吹起了秋天的色彩,酒杯也适时地被端了出来。

注释

  • 久出:很久不在(某个地方)。
  • 天魔境:指险恶之地或魔鬼的地方。
  • 胡为:何故,为什么。
  • 疟鬼:指疟疾的病鬼。
  • 无妄疾:无缘无故的疾病。
  • 毕竟:终究,最终。
  • 引睡须书卷:引导我入睡的,必须是书卷。
  • 支羸:支撑着虚弱的身体。
  • 赖粥杯:依靠粥来维持生命。
  • 微风起秋色:微风吹起了秋天的景色。
  • 樽酒:酒杯。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天魔境”与“疟鬼”可看作对生活困境的隐喻,表达人对疾病、困扰的无奈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野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深刻的生活感悟。陆游一生经历了宋朝的多次战乱,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经过多次战斗与生活的磨难,身心俱疲。此时,疟疾的困扰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时也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细微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的反思与对生命的珍惜。开篇的两句,诗人用“天魔境”和“疟鬼”来形象化疾病的来袭,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疑惑。接着,诗人明白这种无妄之疾并非真正的灾难,反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提醒。通过“引睡须书卷”,可以看出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书卷是智慧与知识的象征,而“支羸赖粥杯”则体现了他对身体健康的依赖,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琐碎的关注。

后两句则转向了秋天的景色,微风带来的秋色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酒的出现则是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在忧虑与欣赏之间找到了平衡。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
    诗人感到疑惑,自己远离了险恶的境地,为什么还会得病呢?

  • 亦知无妄疾,毕竟不为灾。
    诗人意识到这场病并非无缘无故,实际上也并不是大灾难。

  • 引睡须书卷,支羸赖粥杯。
    为了能好好入睡,诗人需要读书来分散注意力,而自己身体虚弱,只能依靠粥来维持。

  •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秋风起,带来美丽的季节变化,酒杯也在此时被端上,暗示生活中的小确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魔境”比作险恶的生活环境,将“疟鬼”比作疾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对称和谐。
  • 意象:秋色、书卷、酒杯等意象相互交织,传递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反思与珍视。尽管经历了病痛的折磨,诗人依然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它传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魔境: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险恶。
  • 疟鬼:代表着疾病及其带来的痛苦。
  • 书卷:象征知识与精神追求。
  • 粥杯:体现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 秋色:自然的变化,暗示生命的季节轮回。
  • 樽酒:象征生活中的享受与小确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疟鬼”是何种象征?

    • A. 疾病的无奈
    • B. 自然的美好
    • C. 书卷的知识
    • D. 酒杯的享受
  2. “引睡须书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身体健康
    • B. 精神生活
    • C. 秋天的景色
    • D. 食物的满足
  3. 诗中提到的“微风起秋色”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疾病的严重性
    • B. 自然界的变化
    • C. 生活的困扰
    •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陆游《病疟两作而愈》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忧虑,但杜甫更侧重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困境,而陆游则在病中寻求生活的乐趣与宁静,表现出豁达的心态。两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二 误 鹧鸪天 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 鹧鸪天 其六十八 鹧鸪天 其十一 鹧鸪天 登京口北固楼 鹧鸪天 暮春初夏作 鹧鸪天·答寂园见赠之作 鹧鸪天·楚楚吾家千里驹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袭常缀琐 平出 上尉的女儿 素心兰 包含孙的成语 手字旁的字 不攻自拔 有嘴没心 心字底的字 鲇鱼上竹竿 歺字旁的字 循循善导 湍渚 尸字头的字 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抚期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