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8:26
鹧鸪天·答寂园见赠之作
扑面人间滟滪堆。
狂澜争信手能回。
愁多更结千丝网,
泪尽还余一寸灰。
看落照,掩空斋。
颓流甚地足潆洄。
橘中藕孔原儿戏,
谁许孤鸿独往来。
诗中描绘了人间的波澜壮阔,似乎每一阵狂风都能轻易回转。愁苦缠身,宛如千丝万缕的网,泪水已经流尽,唯剩一寸灰烬。看着夕阳西下,掩映在空旷的斋房中,颓废的河流在大地上蜿蜒流淌。橘子树上的藕孔不过是儿戏,谁能允许孤独的鸿雁自由往来?
“孤鸿”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于形容孤独的旅人或思乡之情,常见于李白等诗人的作品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叶恭绰(约1750-1825),字子华,号月吟,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叶恭绰答谢朋友赠送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词中对自然的描写及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鹧鸪天·答寂园见赠之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吸引着读者。开篇“扑面人间滟滪堆”,让人感受到世间的波澜壮阔,仿佛一幅波光粼粼的画面映入眼帘。接着,诗人通过“狂澜争信手能回”,展现了内心的激荡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愁多更结千丝网,泪尽还余一寸灰”,字句间流露出无尽的愁苦与悲伤,似乎在表达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无奈。尤其是“一寸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悲凉的美感,令人深思。
后半部分的“看落照,掩空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夕阳的余晖使得斋房更加空旷,象征着内心的孤寂和对人世的感慨。最后一句“谁许孤鸿独往来”,则以孤鸿为喻,表达了渴望自由与孤独并存的复杂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带给读者一种沉重而又深邃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愁苦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孤独的反思,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扑面人间滟滪堆”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愁多更结千丝网”中的“千丝网”比喻了什么?
诗中“孤鸿”指代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