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3:54
晏殊《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
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
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
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暮色时分被召回三山之地,晨起时又前往一段距离。
忽然看见青雀船在水面掠过,随后又直驶向右边的银台。
在丹色的地面上升降,讨论着军事帐幕的事宜。
想要谈论当世的政务,主要依靠那些出众的人才。
作者介绍:晏殊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字敦复,号少陵,曾任多种官职,尤其以其词作著称,风格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晏殊在被召回学士院时所作,展现了他对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关心,同时表达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当世局势的思考。
晏殊的《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学士的责任感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诗中通过描绘召回的场景,表现了从三山的隐逸生活到朝廷的喧嚣之间的转变,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诗的开头,"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用夕暮和晨光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暗示着他在政务与隐逸之间的摇摆不定。
而"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则引入了更为具体的场景,青雀舫和银台都象征着高雅与权力,显示出诗人对于高位与权力的向往和敬畏。接下来的"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则表现了他在政务中的细致入微,以及对当世军事和政治形势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表达了他对人才的渴求,强调了在处理国家事务时,依赖人才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期许,更是对未来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例如“暮召”与“晨趋”的时间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比和诗句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着重体现了对于政治的责任感、对人才的渴求与对当世局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雀舫”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内容?
“陟降丹涂密”中的“丹涂”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