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垂螺近额时

《卜算子·垂螺近额时》

时间: 2025-05-07 23:10:04

诗句

垂螺近额时,只怕莺声老。

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

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

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0:04

原文展示:

垂螺近额时,只怕莺声老。
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
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
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白话文翻译:

当发饰垂落在额前时,最怕听见黄莺的叫声已是苍老。
整天贪恋花草,忙于争奇斗艳,怎会相信自己有闲情烦恼?
凤头钗已经胜过了普通的钗,恨的是与王孙早早分别。
若把芳心诉说给她,愿意告诉她池塘边的绿草如茵。

注释:

  • 垂螺:指一种发饰,通常用来装饰头发。
  • 莺声:指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气息。
  • 贪花斗草:形容沉迷于花草的争斗,形态的美丽。
  • 凤鬓:凤头钗,是一种华丽的发饰,通常与美丽的女性形象相关。
  • 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这里暗指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该诗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已不可考,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尤其是词的创作,风格多样,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在春花烂漫的季节创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惋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垂螺近额时》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的词作,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恋情的深切感悟。开篇以“垂螺近额时”引入,生动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青春的美丽,接着用“只怕莺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整首词在描绘春天的恣意与女子的妆饰时,也不乏对生命短暂、爱情易逝的感慨。

词中“尽日贪花斗草忙”展现了生活的热闹与繁华,然而在“道绿遍池塘草”中,又流露出一种希望与期待。词人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爱情的美好,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仿佛在告诉她,心中的情感如同池塘边的绿草,生机盎然。

整首词结构紧凑,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发饰的描写引入,强调年轻女子的美丽。
    • 第二联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虽然忙碌却不愿意相信烦恼的存在。
    • 第三联表达了对早逝爱情的惋惜,凄美而动人。
    • 最后一联则是对爱情的期待与承诺。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贪花斗草忙”与“有闲烦恼”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心中的情感比作池塘的绿草,生动形象。
    • 拟人:莺声被赋予了老去的象征,增强了感情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的珍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离别的哀伤,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垂螺:象征青春美丽与女性魅力。
  • 莺声: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流逝。
  • 池塘草:象征爱情的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螺”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发饰
    • C. 一种鸟
  2. 诗中“凤鬓”指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一种发饰
    • C. 一种衣服
  3. 词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

    • A. 贵族子弟
    • B. 普通百姓
    • C. 商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卜算子·垂螺近额时》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青春和爱情的珍视,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词论》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多丽 为袁敬甫补悼亡 多丽 多丽 春日燕京所见 多丽 别恨 多丽(寿刘帅) 多丽·黄鹤楼怀古 多丽 扬州 多丽 为李云田题周少君宝镫坐月浣花图和董文友韵 多丽 冬夜病卧不寐,倚枕赋此 多丽 暑夕思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寒蛩 恐防 丨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精美绝伦 鸣珂锵玉 兴妖作崇 幺字旁的字 棉织品 新月派 埋轮破柱 包含总的成语 包含粥的词语有哪些 穿帮 齊字旁的字 岁结尾的成语 高位厚禄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