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时间: 2025-05-07 09:52:39

诗句

清远山前烟雨濛,黄巢矶畔水连空。

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2:39

原文展示:

清远山前烟雨濛,
黄巢矶畔水连空。
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篷。

白话文翻译:

在清远的山前,烟雨朦胧,
黄巢矶旁的水面与天空相连。
一边割芦苇和荻草准备做早饭,
一边又砍伐芭蕉树来修补漏水的帐篷。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远:清澈遥远的样子,形容山的清幽之美。
  • 烟雨濛:烟雾缭绕、雨水朦胧的景象。
  • 黄巢矶:指的是黄巢所到之地的一个矶头,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 芦荻:芦苇和荻草,常见于水边。
  • :做饭。
  • :又,再次。
  • :砍伐,劈开。
  • 漏篷:漏雨的帐篷。

典故解析:

  • 黄巢:黄巢是唐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活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里提到的“黄巢矶”,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地点与历史背景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选择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和安慰,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清远的山水之美,烟雨朦胧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劳动生活,他在芭蕉林中忙碌着,割芦苇、炊饭、修补帐篷,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然而平和的,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份日常的忙碌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少即是多”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劳动,表达了对生活真实、朴素的一种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远山前烟雨濛:描绘了一个清新幽远的自然场景,山前雾气缭绕,增添了诗的朦胧美感。
  • 黄巢矶畔水连空:描绘水面与天空的交融,表现了自然的广阔,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 旋芟芦荻炊朝饭:转而表现诗人的日常生活,显示出一种亲近自然的劳动景象。
  • 更斫芭蕉补漏篷:补充了生活的细节,强调了诗人在自然中生存的艰辛与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远山前”与“黄巢矶畔”,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诗中使用了“烟雨”、“水”、“芦荻”、“芭蕉”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自然意境。

主题思想: 总体来看,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朦胧、宁静,体现了自然的美。
  • :代表生命的源泉,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芦荻:象征朴素的生活,体现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芭蕉:象征坚韧与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杨万里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黄巢”是指? A. 一个地方
    B. 一个历史人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3. “旋芟芦荻炊朝饭”中的“炊”是什么意思? A. 煮
    B. 吃
    C. 烧
    D. 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生活,但前者更侧重生活的细腻与日常,后者则强调自然的空灵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田园诗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 病中寒卧二首 其一 忆秦娥 去年赴京,此时正白丁香盛开,到处奇香扑人,回忆有作 忆秦娥 其二 春闺 忆秦娥 忆秦娥 忆秦娥 忆秦娥 忆秦娥 忆秦娥 忆秦娥·胭脂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霁风朗月 豸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汩乱 趋之若鹜 庙垣之鼠 饕口馋舌 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谐赏 斤字旁的字 改过作新 林结尾的成语 陇树 欠字旁的字 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平济 簇射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