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48
忆王孙
芦花谁覆钓鱼船。
宝玦藏腰未敢言。
落叶惊乌月上弦。
夜如年。
春梦无人与再圆。
全诗翻译:
谁在芦苇花下遮住了钓鱼船?腰间的宝石佩饰我不敢轻易说出。落叶惊起了乌鸦,月亮正高悬如弦。夜晚似乎过得很漫长,春天的梦中再也没有人能够与我一同圆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春梦”一词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梦境中的美好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的哲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王夫之的诗风清丽,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夫之生活的动荡时期,国家的动乱和个人的孤独感成为其创作的背景。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忆王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开篇的“芦花谁覆钓鱼船”不仅描绘了宁静的水边景象,也暗示了生活的困顿和无奈。诗人以“钓鱼船”为引,表达了对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接下来提到“宝玦藏腰未敢言”,表现出一种对身份和地位的隐忍与不安,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落叶和乌鸦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秋冬交替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最后的“夜如年,春梦无人与再圆”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夜晚的漫长与春梦的破灭,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忆王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示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的情感困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芦花谁覆钓鱼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渴望
C. 喜悦
答案:B
“夜如年”中的“夜”指的是什么?
A. 漫长的时间
B. 黑暗的夜晚
C. 美好的梦境
答案:A
诗中的“宝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身份与地位
C. 爱情
答案:B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王夫之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