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

《浣溪沙》

时间: 2025-05-02 20:03:55

诗句

抬转炉熏自换香。

锦衾收拾却遮藏。

二年尘暗小鸳鸯。

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棂皎皎月如霜。

此时此夜最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55

原文展示:

浣溪沙
抬转炉熏自换香。
锦衾收拾却遮藏。
二年尘暗小鸳鸯。
落木萧萧风似雨,
疏棂皎皎月如霜。
此时此夜最凄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炉子上升起的香气被轻轻地替换了,锦缎的被褥被整理好却又藏匿了情感。两年的时间过去了,鸳鸯的温暖似乎已经被尘埃覆盖。落叶纷飞,微风吹来,像细雨一般,窗棂透出的月光清冷如霜。这一时刻,这一夜,心中感到无比的凄凉。

注释:

  • 抬转:指调整炉子的位置或状态。
  • 炉熏:指用炉子加热香料以散发香气。
  • 锦衾:指华丽的被子。
  • 尘暗:形容时间久远而导致的沉闷和灰暗。
  • 小鸳鸯:比喻情人或夫妻,象征温馨的爱情。
  • 落木萧萧:形容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
  • 疏棂:指窗棂,形容窗户的结构。
  • 皎皎月如霜:形容月光明亮而清冷,如同霜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可,元代词人,生活在南宋和元代的交替时期。他的词风优雅,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浣溪沙》创作于赵可生活的动荡时代,正是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交织的背景下,表达了他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浣溪沙》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凄凉与思念。开头几句通过炉香的更换和锦衾的整理,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小鸳鸯的意象则加深了这种思念的情感,象征着失去的爱情或亲密关系。

随着词句的展开,落叶与秋风交织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增强了孤独感。最后一句“此时此夜最凄凉”,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简洁而有力,令人深思。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沉重,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抬转炉熏自换香:调整炉子,轻柔地替换香料,暗示情感的细腻与变化。
  2. 锦衾收拾却遮藏:整理被褥,但情感依旧隐藏,体现情感的复杂性。
  3. 二年尘暗小鸳鸯:两年时光过去,小鸳鸯象征的爱情被尘埃覆盖,暗示爱情的淡忘。
  4. 落木萧萧风似雨:描绘秋天的凋零与凄凉,表达内心的孤寂。
  5. 疏棂皎皎月如霜:月光清冷,强调夜晚的孤独感。
  6. 此时此夜最凄凉:总结全诗情感,强调此时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霜”,形象生动。
  • 拟人:风似雨,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如“落木萧萧,疏棂皎皎”,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对消逝爱情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香:象征内心情感的变化。
  • 锦衾:代表温暖与爱情的怀念。
  • 小鸳鸯:象征爱情与亲密关系。
  • 落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光:象征孤独与清冷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抬转炉熏自换香”中的“炉”指的是什么?

    • A. 炉子
    • B. 茶壶
    • C. 酒杯
  2. “落木萧萧风似雨”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中提到的“小鸳鸯”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赵可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赵可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显激情和执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波媚 秋波媚·寄内子季则 秋波媚 其三 赏花 秋波媚 寄嘉嘉美国 秋波媚 秋波媚 秋波媚 所见 秋波媚 芙蓉 秋波媚 夜坐 秋波媚 忆维章夫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矢如雨下 禾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先驱蝼蚁 流言混语 战栗失箸 笺翰 挺而走险 提手旁的字 滞回 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恕己及物 臭椿 沈阏 三撇旁的字 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