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6:37
题胡氏南园精舍
作者:黎廷瑞
平泉竹石堕荒芜,
金谷池台莽废墟。
今古茫茫竟谁屋,
乾坤呐呐有吾庐。
溪山围座醉留客,
灯火隔林闻读书。
此乐输君先一著,
故园吾已赋归与。
在荒凉的平泉,竹林与石头显得破败无比;金谷里的池塘和台阶也都沦为荒草丛生的废墟。如今和往昔的景象都模糊不清,到底有谁能分清这是谁的家园?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我的居所依然安然存在。溪水和山峦环绕着这处精舍,令我醉心地留住了客人;在灯光的照耀下,隔着树林仍能听到读书的声音。这份快乐,我原本要先送给君子,但故乡的情怀我已经赋予归去。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体现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题胡氏南园精舍》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与文化的追求。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纷争,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首诗在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竹石的破败与池台的废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句子则从宏观的角度反思今古的无常,诗人通过“吾庐”这一自我归属的表达,传达出对家园的珍惜。
在描写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溪山环绕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醉心的宁静,而“灯火隔林闻读书”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求知的生活场景,二者结合,构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隐逸生活画面。最后,诗人将自己的快乐与故乡的情怀结合,展现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淡然态度,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在动荡的社会中对宁静与自我归属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
A. 生机勃勃
B. 荒凉凋零
C. 热闹非凡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深切怀念
C. 轻松愉快
“灯火隔林闻读书”的含义是:
A. 隔着树林能听到读书的声音
B. 读书的声音在灯火下消失
C. 读书的声音与灯火无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