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14
听琴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虚籁起还休,轻丝断复抽。
鬼啼湘竹雨,木落洞庭秋。
因子作浙操,令人悲楚囚。
苍梧不可叫,杳杳暮云愁。
这首诗描绘了琴声的悠扬与凄婉。琴声时起时止,宛如轻丝在空中断断续续地抽动。雨打湘竹,使人感到一阵阵的凄凉,木叶的飘落则让人想起洞庭湖的秋天。因听到那曲调,令人感到悲伤,仿佛被囚禁在一处。苍梧山的声音再也无法呼唤,远方的暮云更是让人愁苦。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秋天的雨中,听到琴声而产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受。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敏锐感知以及由琴声引发的深刻思考。开头的“虚籁起还休”让人感受到琴声的空灵和间歇,仿佛在描绘一个孤独的夜晚,琴声孤独地回荡在空中。接着“鬼啼湘竹雨”,用鬼啼的声音比拟琴声,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息,湘竹的雨声更是渲染了环境的凄冷。随着“因子作浙操”,琴声引起了作者对囚禁般悲伤的联想,表明了音乐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寄托。最后两句通过苍梧的不可叫唤和暮云的愁苦,进一步深化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受,使整首诗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琴声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虚籁起还休”意指什么?
“因子作浙操”中的“浙操”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苍梧”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