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21
木芙蓉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西风飒飒吹红兰,
千林摇落无容颜。
芙蓉花高猩血殷,
烁烁对此红玉盘。
冰霜骎骎花事寝,
坐对此花须痛饮。
安得蛮户千张机,
为我织此明霞锦。
西风呼啸,吹散了红色的兰花,
千林万树凋零,无一容颜可见。
高高的芙蓉花,鲜红如猩猩的血,
灿烂的颜色映照着这红色的玉盘。
冰霜渐渐降临,花事已然沉寂,
我坐在这里,面对这花,需痛饮一杯。
怎样才能有千张机织出美丽的霞锦,
为我编织这绚丽的景象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芙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丽、纯洁的女性形象。诗中提到的“明霞锦”意指华丽的织物,常常与美丽的景象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芙蓉花的凋谢,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对生活美的向往。
《木芙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及其美的深切感悟。一开始,诗人以“西风飒飒”引入场景,风声的描写不仅营造了秋冬的氛围,也暗示了万物即将凋零的无奈。接着,通过“千林摇落无容颜”传达出一种苍凉与孤寂,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然而,尽管周遭环境趋于萧条,芙蓉花的鲜艳依然吸引着诗人的目光,诗人以“猩血殷”的形容词,赋予了花朵以生命的热情,同时“烁烁对此红玉盘”的描写则将花的美丽与珍贵完美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后半部分,诗人寄情于饮酒,认为唯有借酒浇愁,才能在这凋零的秋冬中找到一丝安慰。最后一句“安得蛮户千张机,为我织此明霞锦”则流露出深深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创造出一幅绚丽的画卷来装点生活,展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猩血殷”比喻花的颜色)、拟人(“花事寝”赋予花以生命感)、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芙蓉花”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安得蛮户千张机”是为了什么?
诗中“冰霜骎骎花事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