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晏相公西湖

《和晏相公西湖》

时间: 2025-05-04 02:01:15

诗句

荷香时傍清樽落,菱蔓遥迎画舸开。

行到南亭莫回首,绿杨阴外即风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1:15

原文展示:

荷香时傍清樽落,
菱蔓遥迎画舸开。
行到南亭莫回首,
绿杨阴外即风埃。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在清澈的湖水旁,荷花的香气环绕着我,仿佛酒杯都溶入了这清新之中;菱角的藤蔓在远处迎接着画舫的启航。当我走到南亭时,不要回头,绿杨树的影子之外,便是纷飞的尘埃。

注释:

  • 荷香:荷花的香味。
  • 清樽:清澈的酒杯。
  • 菱蔓:菱角的藤蔓。
  • 画舸:装饰精美的船只。
  • 南亭:指的是西湖的一个亭子。
  • 绿杨阴外:绿杨树的阴影之外。

典故解析:

西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多次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诗中提到的南亭,可能指的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某个亭子,象征着诗人游览时的惬意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仲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江南水乡的美景为题材,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韩维游览西湖时,正值夏日,荷花盛开,湖面清波荡漾,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荷香时傍清樽落”引入,荷花的香气与酒杯的清澈相结合,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与友人在湖畔品酒,享受美好的时光。接着“菱蔓遥迎画舸开”,描绘了湖边的菱角藤蔓,远远地迎接着装饰精美的船只,生动地展示了西湖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行到南亭莫回首,绿杨阴外即风埃”则在意境上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淡泊,不愿回首,强调了向前看、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心态。这种心境与西湖秀丽的风光相得益彰,使人不禁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荷香时傍清樽落:描绘了荷花的香气与酒杯,营造出一种清新、闲适的氛围。
  2. 菱蔓遥迎画舸开:菱角的藤蔓远远迎接着装饰精美的船只,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3. 行到南亭莫回首:走到南亭时,不要回头,暗示诗人不愿意留恋过去。
  4. 绿杨阴外即风埃:绿杨树的阴影之外是纷飞的尘埃,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繁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荷香”与“清樽”的结合,生动地表现出自然与生活的融合。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在美丽的自然中享受当下,不被过去的回忆所困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香: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画舸: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绿杨阴: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清樽”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竹筒
    • C. 碗
    • D. 盘子
  2. “行到南亭莫回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留恋过去
    • B. 珍惜当下
    • C. 不知所措
    • D. 逆流而上
  3. 诗中提到的“菱蔓”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荷花
    • B. 菱角
    • C. 杨树
    • D. 柳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描绘山水之美,展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韩维《和晏相公西湖》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韩维更侧重于轻松闲适的生活态度,而苏轼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 庆江明府先生荣膺奖擢 并引 喜迁莺 观舞料峭 喜迁莺 其三 喜迁莺 喜迁莺 喜迁莺 喜迁莺令 花朝 喜迁莺 送朱思斋词并序代作 喜迁莺·万缘多暇 喜迁莺·莫寻玄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炯炯有神 丕址 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如意 首字旁的字 狂饮暴食 同声相应 阜字旁的字 药味 酋长国 耳闻不如眼见 水字旁的字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桃花马 行字旁的字 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貂贳酒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