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况之提刑途中遇雪

《和况之提刑途中遇雪》

时间: 2025-05-02 04:44:27

诗句

云凝野旷接高低,切切寒侵使者衣。

客路恍惊霜鬓改,家山回望玉觞飞。

更添宿雨催花润,未放春雷起蛰威。

柳色压堤清溜满,舣船持酒待君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27

原文展示:

和况之提刑途中遇雪
作者: 韩维 〔宋代〕

云凝野旷接高低,
切切寒侵使者衣。
客路恍惊霜鬓改,
家山回望玉觞飞。
更添宿雨催花润,
未放春雷起蛰威。
柳色压堤清溜满,
舣船持酒待君归。

白话文翻译:

在苍茫的野外,云雾凝聚,远近高低的景色模糊不清;
寒风刺骨,让行者的衣服感到冰冷。
在旅途上,我恍惚间看到自己的白发仿佛在霜中变了颜色;
回望故乡,酒杯在空中飞舞,渴望着团聚。
更有昨夜的细雨,催促着花朵的滋润,
春雷尚未发出,蛰伏的威势依然存在。
柳树的嫩绿,压低了河堤,清流满溢;
我停船持酒,等待你归来。

注释:

  • 云凝:云雾聚集。
  • 野旷:形容野外空旷。
  • 切切寒:形容寒冷侵入的感觉。
  • 使者衣:行者的衣服。
  • 客路:旅途中。
  • 恍惊:恍惚间惊觉。
  • 霜鬓:白发,形容年岁已高。
  • 玉觞:美酒的酒杯。
  • 宿雨:前一夜的雨。
  • 催花润:催促花儿生长。
  • 春雷:春天的雷声。
  • 蛰威:蛰伏的力量。
  • 柳色压堤:柳树的颜色压低了河堤。
  • 舣船持酒:停船准备喝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字德明,号静斋,生平事迹多与诗词相关。他的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注重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行旅途中,正值隆冬时节,作者在雪中行走,感怀故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况之提刑途中遇雪》这首诗以冬季的雪景为背景,将行者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雪天的苍茫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寒冷的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行者在旅途中的艰辛与惆怅。接着,作者通过“恍惊霜鬓改”的描写,表现了岁月无情的流逝与对青春的追忆。

在情感上,诗中“家山回望玉觞飞”一句,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似乎在酒杯中寄托着对团聚的渴望。同时,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也隐含在“更添宿雨催花润,未放春雷起蛰威”之中,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将带来生机与希望。

最后两句“柳色压堤清溜满,舣船持酒待君归”则是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浓厚的乡愁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凝野旷接高低:描绘了一幅广袤无垠的雪景,云雾笼罩,远山近水模糊交接,表现了冬日的荒凉。
  • 切切寒侵使者衣:寒冷的天气让行者的衣服感到刺骨,传达出旅途的艰辛。
  • 客路恍惊霜鬓改:行走在路上,看到自己的白发,感慨时光飞逝。
  • 家山回望玉觞飞:回望故乡,似乎在举杯祝酒,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 更添宿雨催花润:昨夜的细雨滋润了大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未放春雷起蛰威:春雷尚未响起,万物依然蛰伏,象征着希望的来临。
  • 柳色压堤清溜满:柳树枝条低垂,河水清澈流淌,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舣船持酒待君归:停船饮酒,期待友人的归来,表现出温暖的人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玉觞”比喻美酒,增强了诗意。
  • 拟人:将春雷和蛰伏的威势拟人化,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切切寒侵”和“宿雨催花”,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以冬雪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映射行者的心境。
  • :象征团聚与欢喜,寄托思念与期待。
  • :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家山:象征故乡,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凝”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温暖的春天
    • B. 冷清的冬天
    • C. 繁华的城市
  2. “恍惊霜鬓改”中的“霜鬓”指的是什么?

    • A. 青春
    • B. 白发
    • C. 霜冻
  3.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盼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和况之提刑途中遇雪》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首诗都描绘了旅途中的感受,但韩维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强调自然景色与酒的豪放,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包括韩维的诗作。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对古诗词进行详细解析的书籍,有助于理解诗歌的背景与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寄微之 九日寿之见过 九日友人招游海月岩因病阻往 九日集尹冲玄枕流亭次虚舟韵 九日病中 九日登东山时适郑节推重建双忠庙落成 九日会饮翠麓 九日三首 其三 九日饯友人出郭纪游次韵 其一 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磨穿铁砚 矜牙舞爪 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留有余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辰字旁的字 知人之术 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扶养 驴马畜 甘字旁的字 日夜如梭 水字旁的字 芦苻 新婚宴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