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1:37
老农欢笑声,三十里春程。
笳鼓断还续,杯盘坐又行。
谁云偿县债,正好看民情。
归去不妨晚,出山溪月明。
老农的欢笑声在耳边回响,走了三十里春天的路程。
笳声和鼓声时断时续,酒杯和盘子摆在一起,坐下来又继续前行。
谁说要偿还县里的债务,其实恰好可以观察百姓的情意。
回去的路不妨慢些,出山时溪水映着明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县债”可能指乡村对税务的负担,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压力。而“出山溪月明”则暗含回归自然与宁静的理想。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作品多以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情感为主,风格质朴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乡村生活变化,以及农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诗中反映了农民在春耕后的欢乐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心。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春耕路上的欢乐与艰辛,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的开头,老农的欢笑声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暗示着农民的乐观与对生活的热爱。接着,诗人通过“笳鼓断还续”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节庆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谁云偿县债”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生活的深刻观察,提出了对社会责任与民生的思考。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批判,而是用轻松的口吻引导读者去理解农民的苦乐与心声。最后两句“归去不妨晚,出山溪月明”则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农”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人
B. 勤劳的农民
C. 城市人
D. 智者
“归去不妨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急于回家
B. 悠闲自在
C. 忙于工作
D. 不在乎时间
诗中提到的“笳鼓”代表什么?
A. 劳动的艰辛
B. 节庆的欢愉
C. 乡村的宁静
D. 人生的沉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