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6:01
作者:陈著 〔宋代〕
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悠。
家事青山外,春心白发前。
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
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
由于困倦无法抵挡,稍微一动便感到无比悠然。
家里的事务在青山之外,春天的心情在白发之前。
遇到人问起今年的岁数,作为客人又迎来了新年。
在梅花树下喝醉了,何妨就这样在石头上沉沉入睡。
此诗虽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梅花”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春天的到来。梅花在寒冬中绽放,正是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象征。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雅士的时代。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农历正月,正值春寒料峭之际,诗人可能是在梅山游玩,心中感慨春天的到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烦恼。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清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首联“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悠”传达出一种无奈的闲适感,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与无奈,但在此刻却又感到一丝轻松。接着,诗人提到“家事青山外”,将家庭琐事与自然景色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春心白发前”则点明诗人心中的春天情愫与年华流逝的对比,凸显出时间的无情与春天的美好。接下来“逢人相问岁”中,诗人以轻松的语气回应岁月的流逝,似乎在调侃自己作为客人的身份,而“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则是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在梅花下畅饮,沉醉于自然的美景中,何必在乎世俗的烦恼。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雅的生活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自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逢人相问岁”的意思是什么?
A. 问别人年龄
B. 被问及自己年龄
C. 不问岁数
D. 询问时间
诗人为何在梅花下饮酒?
A. 因为喜欢梅花
B. 因为想忘却烦恼
C. 因为醉酒而迷路
D. 因为梅花香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