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4:07
林峦十里上巉岩,
飞槛初凭缥缈间。
夔子风烟依白帝,
夜郎耕稼接鸟蛮。
砌横乱石遥临涧,
门对高峰近带山。
咫尺惊湍呈莫测,
每来登此念乡关。
这首诗描绘了险峻的山峰和幽深的溪涧,作者在高峦上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十里高的林峦耸立于崖岩之上,飞檐的凉亭依偎在缥缈的云雾中。夔子(夔龙)在白帝城的风烟中回荡,夜郎的农田与鸟鸣交融在一处。石阶上横卧着乱石,远处的涧水奔流而来,门前的高峰近在咫尺。惊涛骇浪难以预测,每次来到这里,心中总是思念故乡。
宋肇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交织为主。他的诗歌风格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三堂》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游历山水、感受自然景色有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此时正值宋代,社会经济逐渐繁荣,文人游历山水成为一种风尚,诗歌创作亦因此活跃。
《三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险峻的山水景观,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人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林峦十里上巉岩”描绘出高耸入云的山峦,给人一种壮丽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飞槛初凭缥缈间”表现出在高处观景的幽美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世俗的境地。
诗中提及的夔子和白帝,展示了历史与神话的交融,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夜郎的农田与鸟鸣相互交融,描绘出边疆的田园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咫尺惊湍呈莫测”的表述,既体现了自然的不可预测性,也暗示了人心的复杂与多变。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隐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最后一句“每来登此念乡关”,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联系。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诗歌不仅具有视觉美感,也深具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敬仰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复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