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27
曲榭回廊手伎喧,
綵楼朱舫鼓声繁。
游人已著浓春去,
不待歌长舞袖翻。
在曲折的亭榭和回廊里,手中的乐器声喧闹不已,
彩楼和红舫上,鼓声欢快而繁盛。
游人们已经穿上了浓艳的春衣,
无需再等歌声悠长、舞袖飞扬。
“上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是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通常与春游、踏青、洗春等活动相关。这首诗描绘了在上巳节的欢庆场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其词风华丽清丽,擅长抒情,特别是在春花秋月的描写上极具代表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的游宴之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春日游玩时的欢乐与轻松气氛。宋代的园林文化兴盛,诗人通过写游览的场景,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
这首诗以轻快的节奏描绘了春日游玩的盛况,展现了游人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首句“曲榭回廊手伎喧”,以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欢快热闹的场景中,乐器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似乎可以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活力。接下来的“綵楼朱舫鼓声繁”让画面更为丰富,彩楼和朱舫的描写,突出了那种华丽与热闹的氛围。同时,诗人在最后两句提到“游人已著浓春去”,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暗示游人们已经沉浸在这浓厚的春意中,不再需要长歌唱舞来渲染气氛,活动的热烈自然而然。
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反而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出强烈的春日气息,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自得其乐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欢快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曲榭回廊”中的“曲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