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舟沥湖遥望邻天阁阆风岩飞仙阁诸胜

《泛舟沥湖遥望邻天阁阆风岩飞仙阁诸胜》

时间: 2025-05-02 03:01:51

诗句

层峦耸翠影参参,清浅沿洄一水涵。

龙卧石床收暮雨,鹤归岩岫带秋岚。

楼台隐映摩霄汉,磴道斜飞入洞庵。

不为过寻幽寂地,兰桡何用泛澄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1:51

原文展示:

层峦耸翠影参参,清浅沿洄一水涵。
龙卧石床收暮雨,鹤归岩岫带秋岚。
楼台隐映摩霄汉,磴道斜飞入洞庵。
不为过寻幽寂地,兰桡何用泛澄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层层山峦翠绿耸立,影子在水面上微微摇曳,清澈的水面沿着曲折的岸边缓缓流淌。龙似的石床上沾满了傍晚的雨水,白鹤飞回山岩,带着秋日的雾气。楼台隐约映衬着高耸的天空,蜿蜒的石阶斜斜地通向洞中的庵堂。诗人并不追求那种幽静的境地,那么兰桡又何必在澄清的水面上漂泊呢?

注释:

  • 层峦:指山峦重叠的样子。
  • 耸翠:形容山色苍翠而高耸。
  • 清浅:水清而浅。
  • :水流回环的样子。
  • 龙卧石床:形容石头像龙一样卧伏,也暗示山石的形态。
  • 鹤归岩岫:鹤飞回山岩。
  • 带秋岚:带着秋天的雾气。
  • 楼台隐映:楼台的影子隐约映射。
  • 摩霄汉:形容高耸入云的样子。
  • 磴道:石阶小路。
  • 洞庵:隐居的庵堂。
  • 兰桡:指兰舟,小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怀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思考,是明代抒情诗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泛舟沥湖之际,表达了他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水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开篇“层峦耸翠影参参”,展现了沥湖周围的群山高耸入云,翠绿的山影在水面上波动,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接着,诗人以“龙卧石床收暮雨”来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形状与雨水的静谧,暗示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鹤归岩岫带秋岚”,则通过鹤的归来,赋予了画面一种生机与灵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秋意,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后面的楼台、石阶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幽静之地,诗人似乎在此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句“不为过寻幽寂地,兰桡何用泛澄潭”,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深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中展现的山水之美和诗人的心灵追求,交织成一幅和谐而富有哲理的画面,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层峦耸翠影参参:描写高耸的山峦,青翠欲滴,影子在水中摇曳。
  2. 清浅沿洄一水涵:水面清澈而浅,沿着曲折的岸边缓缓流淌。
  3. 龙卧石床收暮雨:石床形似卧龙,傍晚的雨水滋润了大地。
  4. 鹤归岩岫带秋岚:白鹤飞回山中,带着秋天的雾气。
  5. 楼台隐映摩霄汉:楼台的影子映衬着高耸的天空。
  6. 磴道斜飞入洞庵:石阶小路斜斜地通向隐居的庵堂。
  7. 不为过寻幽寂地:诗人并不追求那种幽静的境地。
  8. 兰桡何用泛澄潭:那么兰舟又何必在清澈的水面上漂泊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卧石床”,将石头比作龙形,生动形象。
  • 拟人:如“鹤归”,赋予鹤以回归的动作,增强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体现了诗人严谨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峦: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永恒。
  • :象征着灵动与生命的流动。
  • :象征着力量、神秘和自然的伟大。
  • :象征着高洁、自由和长寿。
  • 庵堂: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区怀嘉
    D. 白居易

  2. 诗中“层峦耸翠”描绘的是?
    A. 水面
    B. 山峰
    C. 花草
    D. 城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依恋
    B. 对世俗的追求
    C. 对幽静生活的无奈
    D. 对宁静的向往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区怀嘉的这首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表现自我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二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区怀嘉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夏过宁真道院 雨中效韦体寄道衍 与陈时敏别 赠跛奚(杨铁笛奴也) 送陈资深归广 送谢雪坡防御出郭团练 陈平 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步到位 感悚 麻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日薄虞渊 言差语错 踨高天,蹐厚地 粮多草广 疾置 包含滤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风美 包含悴的词语有哪些 棘结尾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上仪 黄金时间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