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1:51
层峦耸翠影参参,清浅沿洄一水涵。
龙卧石床收暮雨,鹤归岩岫带秋岚。
楼台隐映摩霄汉,磴道斜飞入洞庵。
不为过寻幽寂地,兰桡何用泛澄潭。
这首诗描绘了层层山峦翠绿耸立,影子在水面上微微摇曳,清澈的水面沿着曲折的岸边缓缓流淌。龙似的石床上沾满了傍晚的雨水,白鹤飞回山岩,带着秋日的雾气。楼台隐约映衬着高耸的天空,蜿蜒的石阶斜斜地通向洞中的庵堂。诗人并不追求那种幽静的境地,那么兰桡又何必在澄清的水面上漂泊呢?
区怀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思考,是明代抒情诗的重要代表。
这首诗作于诗人泛舟沥湖之际,表达了他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水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开篇“层峦耸翠影参参”,展现了沥湖周围的群山高耸入云,翠绿的山影在水面上波动,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接着,诗人以“龙卧石床收暮雨”来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形状与雨水的静谧,暗示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鹤归岩岫带秋岚”,则通过鹤的归来,赋予了画面一种生机与灵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秋意,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后面的楼台、石阶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幽静之地,诗人似乎在此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句“不为过寻幽寂地,兰桡何用泛澄潭”,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深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中展现的山水之美和诗人的心灵追求,交织成一幅和谐而富有哲理的画面,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区怀嘉
D. 白居易
诗中“层峦耸翠”描绘的是?
A. 水面
B. 山峰
C. 花草
D. 城市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依恋
B. 对世俗的追求
C. 对幽静生活的无奈
D. 对宁静的向往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区怀嘉的这首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表现自我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二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