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

时间: 2025-05-07 14:12:54

诗句

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54

原文展示:

感怀

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邻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东边的邻居在夜里出征,西边的邻居早上升官。一方因生离死别而愁苦,另一方因知己相聚而欢喜。欢喜的人正在享受新得到的恩宠,轻轻拂拭着头上的官帽;而愁苦的人则嘱托妻儿,结束了骑马的日子。悲欢何其不同,前者在危险中而后者却在安稳中。黄尘覆盖了东华大地,平地却又生起波澜。早晨的荣华与晚间的死亡,转瞬之间经历着不同的酷暑与寒冷。寄语那些恩人,别再叹息从军的艰难。

注释:

  • 东邻:指东边的邻居。
  • 夜从军:夜晚出征参军。
  • 晓上官:早上升官。
  • 死别愁:因生死离别而感到的忧愁。
  • 知己欢:与知己相聚的欢喜。
  • 承新恩:接受新的恩宠。
  • 拂拭:轻轻擦拭。
  • 妻孥:妻子与子女。
  • 跨下鞍:骑马的生活。
  • 黄尘:战场上的尘土。
  • 东华:指东边的华夏大地。
  • 波澜:比喻动荡不安的情势。
  • 朝荣夕赐死:早晨的荣华与晚上的死亡。
  • 转盼:转眼之间。
  • 承恩人:给予恩惠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字士杰,号梅溪,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其诗歌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战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的现实,战争频繁导致人们生离死别,反映出诗人对同胞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感慨。

诗歌鉴赏:

《感怀》以生动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悲欢离合。东邻因出征而愁苦,西邻因升官而欢喜,两者的命运在诗中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的不同心境。诗中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友人的关怀,情感真挚而深邃。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黄尘”“波澜”等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生活的艰辛,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每一句的意象都生动而富有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战争带来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离死别的愁苦,又有对知己相聚的欢喜,最终寄语承恩人,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担忧。整首诗在悲伤与欢喜之间游走,展现出一种人生的哲理,深具思考的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描述邻居们不同的命运,前者为出征,后者为升官。
    •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生离死别与知己欢聚形成强烈对比。
    •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欢喜的人获得了新的恩宠,轻松自得。
    •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愁苦的人则要离开骑马的日子,叮嘱家人。
    •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悲欢交织,体现出生活的无常。
    •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战争带来的动荡,黄尘弥漫,暗示不安的局势。
    •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荣华与死亡相伴。
    •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希望恩人能够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担忧从军的艰难。
  • 修辞手法: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情感更加饱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悲欢离合的深刻反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理解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黄尘:象征着战争的苦难与动荡,暗示了生死离别的痛苦。
  • 平地波澜: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不安,体现了人们命运的起伏。
  • 官帽:象征着荣华与权力,反映出人们对地位的追求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邻的命运是什么?

    • A. 出征
    • B. 升官
    • C. 归乡
  2.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中的“欢”指的是什么?

    • A. 友人的相聚
    • B. 战争的胜利
    • C. 家庭的团聚
  3. 诗人在最后寄语承恩人希望他们:

    • A. 不要担心从军的艰难
    • B. 要继续努力
    • C. 要远离战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忧愁与对国家的关怀。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豪放的情怀。

诗词对比

  • 对比杨基的《感怀》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悲欢离合,而后者则表现出对生活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周晓村观海图 重寄彭兰沼 叠韵酬尹莘农 得唐友山讣音 寄黄心盦 盐池 长淮晚望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病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奇结尾的成语 简缄 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指众多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齊字旁的字 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横变 包含贯的成语 非战之罪 亿代 谨开头的成语 衣钵相传 疋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割鸡焉用牛刀 人事不醒 从井救人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