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11
鬓发垂垂对岁阑,春光隐隐逼林峦。
残阳度竹烟将暖,半夜闻钟声尚寒。
多病已抛身外计,得閒犹是眼前安。
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
鬓发渐渐斑白,正值岁末,春光微微透出,逼近山峦。
夕阳透过竹林,余晖将暖,半夜里听钟声依然寒冷。
多病的我已抛弃了外界的纷扰,悠闲地享受眼前的安宁。
新的一年又将开始,我将再次细看云山的变化。
诗中提及的“岁阑”与“明朝”都有年岁的意象,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新旧交替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时间的流动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表现了古人对生命短暂、岁月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释今壁是明代的一位僧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和自然景观为主,常常融入佛教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除夕之际,作者在岁末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除夕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诗人在此时写诗,表达了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宁静。
释今壁的《除夕》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触。开篇的“鬓发垂垂对岁阑”便勾勒出了一幅岁月渐老的画面,诗人用“春光隐隐逼林峦”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接着,诗人通过“残阳度竹烟将暖”和“半夜闻钟声尚寒”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夕阳的余晖和半夜的钟声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寒冷与温暖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生命中的苦与乐。
“多病已抛身外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尽管多病,但他选择放下外界的烦扰,享受眼前的宁静。最后两句“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不仅展现了对新一年的期待,也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哲理的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与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岁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鬓发垂垂”意指:
A. 头发浓密
B. 头发渐白
C. 头发短
“明朝”在诗中指的是:
A. 明天
B. 明亮的天空
C. 明代
诗人对外界的态度是:
A. 忧虑
B. 超然
C. 频繁关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释今壁的《除夕》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释今壁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两首诗各有特色,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