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6:35
次茂洪韵
张镃〔宋代〕
披岚长啸和岩洞,
衣汗未冷毛发知。
贪奇甘恋足欲驻,
拥鼻将返心还疑。
清音来贤只过目,
亭下树边俱欠诗。
归舆渐受雨沾洒,
客盖转适风倾欹。
出门倚涧得雄观,
放泉出匮供游嬉。
勉赓新句未为报,
他年共陷非公谁。
在山雾中啸叫,与岩洞共鸣,
衣服上汗水未干,头发早已湿透。
贪恋这奇妙的景色,想要停下脚步,
却又忍不住心中疑虑,想要回去。
优美的音韵只在眼前一闪而过,
亭下树边,心中却没有诗句可写。
归途上渐渐被雨水打湿,
行李在风中斜倾,显得有些不适。
出门倚在涧边,得到一处雄伟的景观,
放开水泉流出,为游乐而欢笑。
勉强写下新句,实在无以回报,
来年再相遇,又是谁能共此非公之境?
张镃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子华,号青溪,生于北宋时期。他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尤以诗词见长,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深度。
《次茂洪韵》作于张镃游览名山大川时,诗人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次茂洪韵》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首句“披岚长啸和岩洞”,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山中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现出他壮志凌云的豪情。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内心的挣扎,诗人虽被美景吸引,但内心却有犹豫和疑虑。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立体与真实,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复杂心情。
随着诗歌的推进,雨水的湿润和风的倾斜再次引入自然元素,构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诗人通过“归舆渐受雨沾洒”和“客盖转适风倾欹”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勉赓新句未为报,他年共陷非公谁”,则是对未来的思考,暗示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难以回报自然的恩赐与美好。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考人生的无常与美好。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在寻找自我与归属,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诗中“披岚”指的是什么?
A. 披风
B. 披上云雾
C. 披上衣服
D. 披风雨
诗人对美景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贪恋与犹豫
C. 完全不在乎
D. 只想逃避
“归舆渐受雨沾洒”中的“归舆”指的是什么?
A. 归来的马车
B. 归家的舷船
C. 归心似箭
D. 归属感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张镃的《次茂洪韵》更重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偏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以上是对《次茂洪韵》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