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怀庞学博

《秋日怀庞学博》

时间: 2025-05-02 13:26:36

诗句

萧萧一径入秋苔,束带时愁长吏催。

旅食又看鸿雁至,家书常共荔枝来。

花边小几听禽坐,竹里孤琴候客开。

千载赋成伤不遇,白头谁惜董生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36

原文展示:

萧萧一径入秋苔,束带时愁长吏催。
旅食又看鸿雁至,家书常共荔枝来。
花边小几听禽坐,竹里孤琴候客开。
千载赋成伤不遇,白头谁惜董生才。

白话文翻译:

秋风萧瑟,漫步于满是秋苔的小径,心中时常因长官的催促而感到愁苦。
在外旅居,看到鸿雁飞来,才知道秋天已经到来,家书中常常寄来荔枝的消息。
在花边的小桌旁静坐,听鸟儿鸣叫,竹林深处孤独的琴声等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千年之后的诗句写成,感伤的是未能遇见知音,白头之年,又有谁来珍惜董生的才华呢?

注释:

  • 萧萧:形容秋风的声音,带有凄凉感。
  • 一径:一条小路。
  • 束带:束起衣带,古代官员的穿着方式,表现身份。
  • 长吏:长官,指负责官员。
  • 旅食:旅途中的饮食。
  • 鸿雁:一种候鸟,象征秋天的到来。
  • 荔枝:一种水果,常用以表示思乡之情。
  • 小几:小桌子,古人用来放置物品或饮食。
  • 孤琴:孤独的琴,象征着艺术的孤寂。
  • 千载:千年,表示时间的漫长。
  • 董生:指董其昌,明代书画家,象征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弼,明代诗人,生于明代中期,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传达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秋日怀庞学博》创作于秋季,作者在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交织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庞学博可能是作者的好友,诗中反复提及的情感构成了诗歌的核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境上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惜。开头的“萧萧一径入秋苔”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萧瑟的秋日场景,伴随着自然的变化,诗人心中的愁苦逐渐浮现。通过“旅食又看鸿雁至”,诗人将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家书常共荔枝来”更是将思乡之情与美好回忆交织,荔枝的出现不仅仅是物质的寄托,更是情感的象征。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静坐在小桌旁,听鸟鸣、待客琴声,意象丰富,传达了对艺术和友谊的渴望与等待。

最后两句“千载赋成伤不遇,白头谁惜董生才”是全诗的高潮,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未被珍惜的无奈和惋惜,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塑造出一个悲凉而又充满思考的秋日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萧一径入秋苔:秋风萧瑟,秋苔铺满小路,暗示了秋天的来临和内心的愁苦。
  • 束带时愁长吏催:束起衣带,因长官的催促而感到忧愁,反映了官场的压力。
  • 旅食又看鸿雁至:在旅途中,看到鸿雁飞来,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家书常共荔枝来:家书中常提到荔枝,寄托思乡之情与美好回忆。
  • 花边小几听禽坐:在小桌旁静坐,听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竹里孤琴候客开:竹林中孤独的琴声,象征艺术的孤寂与等待。
  • 千载赋成伤不遇:千年后诗句写成,却感叹未遇知音。
  • 白头谁惜董生才:白头之年,谁来珍惜董生的才华,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雁”象征秋天,表达时间的流逝。
  • 拟人:孤琴“候客开”,赋予其人性,表达对艺术的渴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乡与对才能未被珍惜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苔: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孤独。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 荔枝: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 孤琴:象征艺术的孤寂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萧”指的是什么? A. 秋风
    B. 春雨
    C. 夏日阳光
    D. 冬雪

  2. “家书常共荔枝来”中的荔枝象征什么? A. 物质的富裕
    B. 思乡之情
    C. 友谊的珍贵
    D.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提到的“董生”是谁的代称? A. 董其昌
    B. 董存瑞
    C. 董必武
    D. 董仲舒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秋词》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与陆弼的《秋日怀庞学博》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思乡之情。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聚焦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虽然背景不同,但情感基调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陆弼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王大观寄张仲巽 和王察院竹筱巷阻风七言 和土河馆遇小雪 和通判白同朝散见别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朝享景灵宫 题许伯清维摩室 留题剑池石壁 劳劳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崖的词语有哪些 布尔乔亚 美景良辰 见字旁的字 冰山难靠 三框儿的字 任开头的成语 满面羞愧 没心没绪 浥变 齿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醒聩震聋 意前笔启 黹字旁的字 俊迈 弦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