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36
萧萧一径入秋苔,束带时愁长吏催。
旅食又看鸿雁至,家书常共荔枝来。
花边小几听禽坐,竹里孤琴候客开。
千载赋成伤不遇,白头谁惜董生才。
秋风萧瑟,漫步于满是秋苔的小径,心中时常因长官的催促而感到愁苦。
在外旅居,看到鸿雁飞来,才知道秋天已经到来,家书中常常寄来荔枝的消息。
在花边的小桌旁静坐,听鸟儿鸣叫,竹林深处孤独的琴声等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千年之后的诗句写成,感伤的是未能遇见知音,白头之年,又有谁来珍惜董生的才华呢?
陆弼,明代诗人,生于明代中期,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传达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秋日怀庞学博》创作于秋季,作者在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交织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庞学博可能是作者的好友,诗中反复提及的情感构成了诗歌的核心。
这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境上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惜。开头的“萧萧一径入秋苔”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萧瑟的秋日场景,伴随着自然的变化,诗人心中的愁苦逐渐浮现。通过“旅食又看鸿雁至”,诗人将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家书常共荔枝来”更是将思乡之情与美好回忆交织,荔枝的出现不仅仅是物质的寄托,更是情感的象征。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静坐在小桌旁,听鸟鸣、待客琴声,意象丰富,传达了对艺术和友谊的渴望与等待。
最后两句“千载赋成伤不遇,白头谁惜董生才”是全诗的高潮,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未被珍惜的无奈和惋惜,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塑造出一个悲凉而又充满思考的秋日画面。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乡与对才能未被珍惜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萧萧”指的是什么?
A. 秋风
B. 春雨
C. 夏日阳光
D. 冬雪
“家书常共荔枝来”中的荔枝象征什么?
A. 物质的富裕
B. 思乡之情
C. 友谊的珍贵
D. 自然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董生”是谁的代称?
A. 董其昌
B. 董存瑞
C. 董必武
D. 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