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卧屏十八花·蔷薇

《题卧屏十八花·蔷薇》

时间: 2025-05-07 16:34:40

诗句

香风细细入东荣,嫩刺柔条叠绛英。

飞下神霞缘底事,剪来曾傅董双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4:40

原文展示:

香风细细入东荣,
嫩刺柔条叠绛英。
飞下神霞缘底事,
剪来曾傅董双成。

白话文翻译:

细腻的香风轻轻地吹入东边的花园,
嫩绿的刺与柔软的枝条上重叠着红艳的花朵。
仿佛是神仙的霞光在这里飘落,
这恰似当年剪裁的董双成花朵。

注释:

  • 香风:指带着花香的微风。
  • 东荣:形容东边的花园或花圃。
  • 嫩刺:嫩绿的刺,形容植物的刺状部分。
  • 柔条:柔软的枝条。
  • 叠绛英:重叠的红色花朵。
  • 神霞:形容如神仙般的霞光,指美丽的景象。
  • 底事:此处指的是这些花的由来或缘由。
  • 董双成:可能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名字,象征着美丽的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略有记载,以其清新细腻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花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常在春日游览花园,吟咏花卉,以寄托心情。诗中描绘的蔷薇花,正是春天的象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鉴赏:

《题卧屏十八花·蔷薇》通过对蔷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花卉的美丽。首句“香风细细入东荣”,轻柔的风中带着花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嫩刺柔条叠绛英”,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蔷薇的娇美与生机勃勃,色彩的丰富性让人联想到春日的绚烂。

后两句“飞下神霞缘底事,剪来曾傅董双成”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董双成或许是与花相关的美好象征,这一联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以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既有对春日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风细细入东荣:描绘春风轻柔地吹入花园,传递着花香,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2. 嫩刺柔条叠绛英:花朵与枝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蔷薇的娇嫩与美丽。
  3. 飞下神霞缘底事:将花与神仙的霞光相联系,暗喻花的美丽如同神仙般的存在。
  4. 剪来曾傅董双成:提及董双成,可能带有隐喻,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比作神仙的霞光,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嫩刺柔条”与“叠绛英”形成对仗,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蔷薇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递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风: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 蔷薇:美丽与爱情的象征,常用来表现青春与美好。
  • 神霞:象征完美与梦幻的境界,暗示人间美好与超凡脱俗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牡丹
    B. 蔷薇
    C. 荷花
    D. 梅花

  2. 填空题:诗中“香风细细入____”,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董双成”是指一位历史人物。(对/错)

答案:

  1. B. 蔷薇
  2. 东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题卧屏十八花·蔷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李清照更多地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葛立方则更加细腻地描绘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3. 《花卉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移病还台凡阅半岁乃愈始到家园视园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叹二首 其二 柳花 秋日西望 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属疾五首 其三 送贵溪尉周懿文先辈 秋夕不寤 句 其十五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酒膳 井开头的成语 不择生冷 一团和气 舌枪唇剑 时物 得道多助 鸢飞戾天 逸灵 页字旁的字 习与体成 覆蕉寻鹿 龙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