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卧屏十八花·苣霜

《题卧屏十八花·苣霜》

时间: 2025-05-04 03:31:43

诗句

密叶高丛傲岁寒,殷红腻绿映江干。

沉香亭畔无消息,赖有霜前秋牡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43

原文展示:

密叶高丛傲岁寒,殷红腻绿映江干。沉香亭畔无消息,赖有霜前秋牡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严寒的岁月中,生长着密密的绿叶,鲜红的花朵与青翠的叶子映衬在江边。沉香亭旁没有任何消息,只有霜降之前的秋天牡丹显得格外珍贵。

注释:

  • 密叶:指茂密的叶子。
  • 高丛:指高大的植物丛。
  • 傲岁寒:在寒冷的季节中傲然挺立。
  • 殷红腻绿:鲜艳的红色和油亮的绿色,形容花叶的色泽。
  • 沉香亭:可能是一个有香气的亭子,意指高雅之地。
  • 无消息:无所消息,形容孤寂或无聊。
  • 霜前:霜降之前,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

典故解析:

  •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被称为“花王”,象征着富贵、荣华。诗中提到的“秋牡丹”则意指尽管秋天已至,依然有着美丽的花朵,寓意着珍贵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其精致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交替之时,正值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开头用“密叶高丛”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在严酷的冬季,依然有生命的存在。接着“殷红腻绿映江干”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生动的红色与绿色映衬在江边,形成了鲜明的画面感。诗人接着提到“沉香亭畔无消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寞,似乎在追寻着某种无形的联系或回忆。最后一句“赖有霜前秋牡丹”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冬天即将来临,秋天的牡丹依然绽放,象征着希望与坚持。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叶高丛傲岁寒:茂密的叶子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昂首挺立,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2. 殷红腻绿映江干:鲜艳的红花和油亮的绿叶在江边相映成趣,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3. 沉香亭畔无消息:在沉香亭旁显得孤寂,传达出一种无聊与空虚的情感。
  4. 赖有霜前秋牡丹:在即将到来的寒霜面前,依然有美丽的秋牡丹,象征着珍贵的生命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密叶高丛”比喻生命的顽强。
  • 对仗:如“殷红腻绿”形成了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把植物赋予了情感和生命,表现其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严寒的冬季中,生命的坚韧与美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密叶: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生机。
  • 殷红:代表着热情与生命的力量。
  • 沉香亭:象征着高雅与宁静。
  • 秋牡丹:象征着珍贵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消息”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孤独 B.快乐 C. 兴奋
  2. “赖有霜前秋牡丹”中的“霜”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夏天 C.秋冬交替

答案:

  1. A. 孤独
  2. C. 秋冬交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葛立方的《题卧屏十八花·苣霜》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但葛立方更注重生命的坚韧,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孤独的吟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古典诗词研究书籍及论文。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从军行 系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古遗叹 系乐府十二首 其五 欸乃曲 系乐府十二首 其四 贱士吟 系乐府十二首 其一 思太古 桃花 二风诗十篇 其五 至伤 石宫四咏 其四 石宫四咏 其三 引极三首 其二 望仙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铺的词语有哪些 唉声叹气 伸覆 老黄牛 采字头的字 齐心一力 包含函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行神 又字旁的字 援庇 包含蟠的词语有哪些 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事 兼弱攻昧 同笔砚 飠字旁的字 才艺卓绝 包含疵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