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46
暗香
白石韵。五月二日作
作者: 卢青山
杜鹃烈色,照露中绛影,沉箫寒笛。
几费折回,可可娇颜不堪摘。
回首香风带软,长似我纂情柔笔。
只剩与黯阁蛙声,惊梦卧凉席。
江国,渐寂寂。
又冷透小棂,细雨初积。
似同我泣。
环堵萧然自空忆。
音信将年不见,都忘却莺黄溪碧?
但寄语帷枕静,倩谁听得?
这首诗描绘了杜鹃花的鲜艳色彩,在露水中映照出红色的影子,伴随着沉沉的箫声与寒冷的笛声,令人心生感慨。为了追寻那娇美的花朵,我几次折回,却发现她不堪折取的娇颜。回头望去,香风轻柔,宛如我细腻的情感笔触。如今只剩下幽暗阁楼中的蛙声,惊醒了我在凉席上的梦。江国的夜色渐渐沉寂,窗棂透着寒气,细雨开始积聚,仿佛也在为我哭泣。四周空荡荡,回忆犹存,却无音信可寄。时间流逝,已年不见,难道都忘却了那黄莺和碧溪的情景?只希望我的情感能够寄托在静静的帷幔上,但又有谁能听见呢?
诗中提到的“杜鹃”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古代诗人常用其歌声表达离别或思念之情。诗中“音信将年不见”则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失去联系的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细腻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夏,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激发了他对过往的思索与怀念,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暗香》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诗人以“杜鹃烈色”开篇,鲜明的色彩和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面。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展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交织,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念和孤独感。在细雨和蛙声的映衬下,诗人对往昔的追忆愈发浓烈,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深刻的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忧伤和对内心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是?
“音信将年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细雨初积”意味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