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3:50
虞美人
酒旗戏鼓春江夜。一曲元无价。
舞休歌罢不还家。都逐流萍随分住天涯。
当时道是灵和柳。不入游人手。
谁知作絮复沾泥。轻薄东风无力护芳菲。
在春江的夜晚,酒旗摇曳,鼓声悠扬,一曲歌声无价。
舞蹈停止,歌声罢休,却不肯回家。
都如浮萍般漂流,随分散居天涯。
当时说是灵动的花柳,却无人能把玩。
谁知落得如絮般沾泥,轻薄的东风无力保护这芳菲。
“灵和柳”引申自古代文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柳树常被用来象征柔美和生命力。诗中通过对比,反映出美好事物与现实的冲突。
袁思亮,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作品多关注现实,风格多变,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江夜景,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春江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开篇“酒旗戏鼓春江夜”,即刻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热闹的春夜。接下来的“一曲元无价”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珍贵。然而,随着“舞休歌罢不还家”,喜乐的场面戛然而止,诗人随后引入了“流萍”这个意象,深刻反映出人们的漂泊与无根,暗示着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词在描绘美丽的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尤其是最后两句,通过“轻薄东风无力护芳菲”,更是将那种无奈与失落推向高潮,令读者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逆转的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酒旗戏鼓”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流萍”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风”是指什么?
可以将《虞美人》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袁思亮更侧重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流逝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了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