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08:11
满江红
萧散东归,天应赐苕溪一曲。江村上春风酒旆,夕阳渔屋。放浪水云明月地,醉归船重成颓玉。更看他晓镜照菱荷,双鬟绿。秋声早,窗前竹。秋香晚,篱边菊。把浮云勘破,世间荣辱。独拥黄紬无别梦,日高春睡方才足。起来时谁伴立芳洲,沙鸥熟。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春日归途中,心情悠闲的场景。诗人在东归途中,感叹天赐的美景,尤其是苕溪旁的春风与夕阳下的渔村。诗人放纵自己的情感,仿佛醉于明月与水云之间,并感受到江水的沉醉。晨曦下的菱荷和绿鬟相映成趣,早秋的竹影和晚秋的菊香令人陶醉。诗人透过浮云看清世间的荣辱,独自拥抱着简单的生活,享受春日的慵懒时光。最后,诗人感叹起身时无人陪伴,只留下沙鸥在身边悠闲飞翔。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反映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创作于诗人致仕归隐之际,背景是他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表现出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由的追求。
《满江红》是陈霆对归隐生活的一种表达,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诗人以“萧散东归”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闲适自如的基调,接着通过描绘春风、夕阳、渔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面。
在第二联中,诗人用“放浪水云明月地,醉归船重成颓玉”来表达在自然中放纵自我的心情,醉意与自然相融,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其后,诗人又通过“晓镜照菱荷,双鬟绿”描绘了水面与荷花的美丽,显示出诗人对青春和美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起来时谁伴立芳洲,沙鸥熟”收尾,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尽管身边无人,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这一切显得那么美好。整首诗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思索,也有对淡泊明志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苕溪”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放浪水云明月地”中“放浪”是什么意思?
A. 有约
B. 放纵
C. 归隐
D. 游荡
诗人最后感叹“起来时谁伴立芳洲”中的“芳洲”指的是什么?
A. 花园
B. 水边
C. 青草地
D. 竹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满江红》这首诗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