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50
岁岁东风塞北沙,
离人真个不思家,
任教新绿上窗纱。
破屋檐低微见月,
空阶树老不能花,
敢言花月作生涯。
每年春风吹来,沙尘漫天,
离开故乡的人确实不再思念家乡,
就让新绿覆盖在窗前的纱帘上。
破旧的屋檐低矮,微微能见月亮,
空荡的台阶上,树木老去却开不出花,
竟敢说花和月是我的生涯。
本诗未涉及直接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提及“花月”,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常以花和月作为人生和情感的象征,表达理想与思乡之情。
叶嘉莹,生于1924年,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以其优雅的古典诗词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闻名。她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关注人生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此诗写于作者的离乡生涯中,寄托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他乡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却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淡淡忧伤。
《浣溪沙四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以“岁岁东风塞北沙”开篇,描绘了春风吹来的场景,立刻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氛围中。然而,随即而来的是对离乡生活的深刻思考。离人不思家的句子,似乎在强调一种故乡的淡漠与无奈,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被时间冲淡的无奈情感。接下来的“任教新绿上窗纱”,则是对生活现状的接受,尽管窗外春意盎然,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却难以掩饰。
“破屋檐低微见月”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寒酸和凄凉,透过低矮的屋檐,只能看到微弱的月光,象征着希望的渺茫。“空阶树老不能花”,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老去的树木无法再开花,正如诗人对青春与故乡的追忆。最后一句“敢言花月作生涯”,以一种看似洒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妥协,似乎在说即便生活如此,也要以花月为伴,继续前行。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离愁别绪与春天的生机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尽管身处他乡,诗人依然试图以自然的美好来抚慰内心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东风”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诗中“破屋檐低微见月”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