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0:18
家仕叹
作者:杨维桢 〔元代〕
小仕时为养,古有当会稽。
岂能食其官,以官养旄倪。
千金买作郡,万金收满车。
三年递邮传,谁以民为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感慨。年轻时为了生计而做小官,古人曾有在会稽任职的经历。难道可以依靠官职来养活自己,靠官职来享受荣华富贵吗?花费千金买得一个郡的官职,花费万金收得满车的财物。三年间不断地传递信件,谁来真正把百姓视为自己的家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会稽:古代会稽郡位于今浙江省,历史悠久,曾是许多文人仕途的起点。诗中提到的“食其官”反映了古代官员的生活状况,表明了对官场的一种反思。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天祥,号静庵。生于元英宗至治年间,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批判为主。
创作背景:
“家仕叹”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为基础,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与对民生困境的关切,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的不满。
杨维桢的《家仕叹》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涯的思考与无奈。全诗四句,前两句描绘了小官的生计,提到古人曾在会稽任职,暗含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接下来两句则以“千金买作郡,万金收满车”展现了为仕途而付出巨资的荒谬,表明了对物质追求的批判。在最后一句“谁以民为家”中,诗人发出了对社会责任的呼唤,强调了官员应以民众的福祉为重,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名利。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渴望,表现了士人对于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官场现象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家仕叹》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杨维桢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千金买作郡”意指什么?
A. 官员的辛苦
B. 官职的昂贵
C. 民众的疾苦
D. 诗人的理想
诗中“谁以民为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官场的无奈
C. 对百姓的关怀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