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48
拟战城南
作者: 杨维桢〔元代〕
昨日战羊逻堡,今日战牛皮航。
王者有征而无战,胡为日日战血屠锋芒。
篁竹之丁娄鸱张,上山跳踉山鹿獐。
将军马无昆号砚,安能为之陆相梁。
昨夜将军获生口,什什伍伍童及叟。
问之半是良家儿,贼中驱来帕红首。
五花刽子牛头神,五十八人同斧斤。
乌鸢飞来百成群,不得衔啄飞去野水滨。
乃知当街割啖人,须臾白骨堆成薪。
于乎君王子民天地人,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
呜呼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
昨天在羊逻堡打仗,今天在牛皮航交战。
统治者有征讨,却没有真正的战争,为什么每天都要战斗,流血屠杀,显现出锋芒?
竹林之中,鸟儿在鸣叫,山上山鹿和獐子在跳跃。
将军的马没有号令,怎么能够作为陆地的相梁?
昨夜将军抓住了生口,有的是年幼的孩童和老人。
问他们,半数是良家子弟,却被贼人驱来当作人质。
五花刽子刀神斧,五十八人齐心用斧头。
乌鸦飞来成群,却无法衔啄,飞向野外水边。
因此知道在街上割啖人,片刻间白骨堆成薪。
哎呀,君王、子民、天地人,怎能让天地杀戮伤害阳春,
呜呼,怎能让天地杀戮伤害阳春。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浙江人,曾任官职,后来因政局动荡而辞官隐居。他的诗风刚劲有力,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以壮阔的历史观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拟战城南》创作于元代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困境。
《拟战城南》是一首充满沉重情感的诗作,透过战斗的场景,作者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哀。诗的开头,通过对“羊逻堡”和“牛皮航”的描写,设置了战争的背景,突显了战争的频繁与无休止。接着,作者以“王者有征而无战”的反问,表达了对统治者无能的控诉,暗示了统治阶级对民众苦难的漠视。
诗中对战争中生死的描写尤为触动人心,尤其是“昨夜将军获生口,什什伍伍童及叟”,这不仅是对战争现实的揭示,更是对无辜生命的深切同情。通过“问之半是良家儿”,诗人揭示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
最后,诗人以“白骨堆成薪”来形容战后惨状,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现实,令人心痛。在结尾,诗人以“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的感叹,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考。
昨日战羊逻堡,今日战牛皮航。
昨天在羊逻堡打仗,今天又在牛皮航交战,表现战争的频繁。
王者有征而无战,胡为日日战血屠锋芒。
统治者有征讨的名义,却没有真正的战争,为什么每天都要流血屠杀?
篁竹之丁娄鸱张,上山跳踉山鹿獐。
竹林中鸟儿鸣叫,山上鹿和獐在跳跃,描绘战争前的宁静。
将军马无昆号砚,安能为之陆相梁。
将军的马没有号令,怎么能作为陆地的相梁?暗示将军无能。
昨夜将军获生口,什什伍伍童及叟。
昨夜将军抓住了生口,俘获的不乏是孩童和老人。
问之半是良家儿,贼中驱来帕红首。
询问后发现,半数是良家子弟,被贼人驱来当人质。
五花刽子牛头神,五十八人同斧斤。
描述杀人凶手,五十多人同用斧头,展现残酷。
乌鸢飞来百成群,不得衔啄飞去野水滨。
乌鸦飞来成群,无法去野外水边,象征死亡的阴影。
乃知当街割啖人,须臾白骨堆成薪。
由此可知,街上割人肉,片刻间白骨堆成薪,生动描绘惨状。
于乎君王子民天地人,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
哎呀,君王、子民、天地人,怎能让天地杀戮伤害阳春?
呜呼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
感叹,怎能让天地杀戮伤害阳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控诉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战争惨状的描绘,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麻木不仁的批判,最终引发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两个作战地点是?
A. 羊逻堡 和 牛皮航
B. 河西堡 和 燕云
C. 南山和北海
填空题:诗中提到“白骨堆成__”,形容战争的惨烈。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支持。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