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0:53
酾酒椎牛出度支,绣袍错甲好男儿。
书生握算休辞费,尽扫穹庐君始知。
这首诗描绘了征兵的场景:酒宴上,宰杀牛只,准备筹款;年轻的男子身穿绣袍,佩戴铠甲,英俊潇洒。书生手握计算器,不必再谈费用,等到你一切准备好,才能真正开始征兵。
作者介绍:谢少南,明代诗人,活跃于明中期,作品多以古风为主,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观察与反思。其诗风清新,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征兵活动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征兵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征兵的态度与人们的生活状况。
《募兵行六首》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征兵的复杂态度。开篇的“酾酒椎牛”展示了征兵的热烈氛围,酒宴和宰牛的场景不仅揭示了社会对士兵的重视,更暗含了对战争的敬畏与期待。绣袍与错甲的搭配,展现了年轻男子的英气,但也反映出战斗背后的危险与牺牲。
诗中“书生握算休辞费”一句,生动描绘了知识分子的角色,他们在战乱中不仅要为国效力,还需承担起费用的计算。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压力。整首诗在豪情与忧虑之间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士兵、对书生角色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时代的脉动和个体命运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征兵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社会责任和个体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动荡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诗词测试:
诗中“酾酒椎牛”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宴饮与宰牛
B. 书生读书
C. 战斗场景
答案:A
“绣袍错甲”指代的是谁?
A. 富人
B. 年轻的士兵
C. 老年人
答案:B
诗中强调的责任感是由哪个角色体现的?
A. 士兵
B. 书生
C. 官员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