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7:42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々。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
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孚座。
三江帆上莫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昼无锁。
百壶满醉江南春,击缶高歌儿子和。
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阳武侯尚高卧。
文贞昔在贞观中,大节堂堂不终挫。
好将旧学佐朝堂,行见英风振顽懦。
索居何日赋归来,尽理遗书载轻舸。
我昔耕牧岘山阳,门前水田足粳糯。
十年道阻不可归,江上秋风茅屋破。
旧栽松柏空成林,石墙竹梢添几个。
向来耆旧安稳无,每一思之泪交堕。
福源林壑倘见分,卜邻拟住山之左。
客归好语仲远君,岁晚寄书烦报我。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42
作者:李延兴(明代)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々。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
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孚座。
三江帆上莫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昼无锁。
百壶满醉江南春,击缶高歌儿子和。
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阳武侯尚高卧。
文贞昔在贞观中,大节堂堂不终挫。
好将旧学佐朝堂,行见英风振顽懦。
索居何日赋归来,尽理遗书载轻舸。
我昔耕牧岘山阳,门前水田足粳糯。
十年道阻不可归,江上秋风茅屋破。
旧栽松柏空成林,石墙竹梢添几个。
向来耆旧安稳无,每一思之泪交堕。
福源林壑倘见分,卜邻拟住山之左。
客归好语仲远君,岁晚寄书烦报我。
京城的六月,阳光如火,微风轻拂,我坐在风凉的书房里读书。
一阵烦闷袭来,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要买块田园,不知该去哪里。
洁白的桌子上,茶杯散发着清香,恰巧有位客人敲门而来。
他提到越地的山水好,那里土地肥沃,毫无偏颇。
魏氏的子孙文贞,身姿如玉树一般挺拔。
他在浙江东头读书,搜集古今资料以自励。
夏日的湖面波光粼粼,福祈山的气氛如青云般清新。
在三江之上,帆船悠然,八月的潮水汹涌而来。
亭边的猿猴像人一般长,月黑林深时,盗贼来偷山果。
桃源人家或许以为这里就是,深邃的洞口,白昼无锁。
酒壶满满,醉意融融,江南的春天,歌声响起。
西蜀的少陵时常苦吟,南阳的武侯仍然高卧。
文贞曾在贞观之治中,气度非凡,未曾遭受挫折。
希望以旧学助力朝政,时常能见到英俊之风振奋懦弱。
索居何时能归来,整理遗书,载着轻舟。
我曾在岘山阳耕作,门前的水田种着丰盛的稻谷。
十年来道路阻隔,无法归去,江上秋风中,茅屋已破。
旧栽的松柏如林,石墙竹梢又添几分。
以往的耆老安稳无事,每每思念之际,泪水奠落。
若能见到福源的山林,计划在山之左安家。
客人归来时,向仲远君传好话,岁末时寄书烦请告知。
作者介绍:李延兴,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追求宁静的理想。李延兴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向往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历史名人的追忆和对理想生活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福源精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京城的炎热夏日,作者感到城市的喧闹令人厌烦,渴望回归自然。诗中的“素几茶瓯”体现了作者的清雅生活情趣,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提到的魏氏文贞,象征着才华出众的人物,进一步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追求。
全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意象丰富多彩,如“湖光白涌云”、“三江帆上莫天长”,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而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沉,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的“索居何日赋归来”表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渴望,以及对过往生活的追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李延兴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渴望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的恬静,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延兴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玉树临风”是用来比喻谁?
诗中“我昔耕牧岘山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李延兴的《福源精舍》有相似的主题。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喧嚣城市的厌倦与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加强调个人的宁静与内心的满足,而李延兴则融合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体现出对理想和现实的更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