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1:12
疏就湖山秀气浓,花林茂列景争雄。
管弦交奏客欢合,台榭竞登人喜同。
环嶂鹭行飞早晚,平波鱼阵跃西东。
荒芜芟去成佳致,换得汀洲月与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湖山的景色疏朗而浓郁,花林繁茂,争奇斗艳。音乐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游人们在台榭上竞相登高,分享快乐。清晨和傍晚,白鹭在环绕的山峦间自由飞翔,平静的水面上,鱼群活跃地跳跃着。在这里,荒芜的地方被裁剪整齐,换来了汀洲上的明月和清风。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白鹭”和“鱼阵”常常在古诗中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钱暄(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共乐堂”可能是一个游览的胜地,诗人可能在此游玩时,感受到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欢乐的人群,因而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欣赏。
本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开篇即以“疏就湖山”引出画面,传达出一种开阔而清新的感觉。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花林和音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管弦交奏”不仅表现了欢乐的氛围,也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接下来的描写中,环绕的山峦和水面上的鱼群,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意。在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荒芜芟去”表现了对环境的改造与重塑,换来的是“月与风”的优雅与宁静,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共生。
逐句解析如下: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们和谐共处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追求。
诗中“管弦交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汀洲”是指什么?
诗人通过“荒芜芟去”想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