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溪口广慈寺

《题溪口广慈寺》

时间: 2025-05-06 18:52:32

诗句

寺跨长溪山四回,杉松微径尽莓苔。

门前潮上不须看,常恐尘埃随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2:32

原文展示:

题溪口广慈寺
作者: 钱彦远 〔宋代〕
寺跨长溪山四回,
杉松微径尽莓苔。
门前潮上不须看,
常恐尘埃随水来。

白话文翻译:

这座寺庙跨越了长溪,蜿蜒曲折,四周被山环绕,
小路旁是松杉,细小的径道被莓苔覆盖。
门前的潮水上涨,不必去仔细观看,
我常常担心尘埃会随着水流而来。

注释:

  • 寺跨:寺庙横跨,横亘在某地。
  • 长溪:指长长的溪流,溪水潺潺流过。
  • 山四回:四面环山,形成闭合的空间。
  • 杉松:高大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青。
  • 微径:小径,指狭窄的道路。
  • 莓苔:莓苔是苔藓的一种,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潮上:潮水上涨。
  • 尘埃:尘土、杂质。
  • 随水来:随着水流而来,暗示外界的干扰与影响。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一处宁静的寺庙景象,体现了士人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向往。寺庙作为修行和避世的地方,在古代文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中“尘埃随水来”的表达体现了文人对于外界尘世的警惕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彦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面对自然环境的静谧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寺庙作为一种文化和宗教的象征,也代表了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诗歌鉴赏:

《题溪口广慈寺》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幽静寺庙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寺跨长溪山四回”点出寺庙的位置,展现出环境的幽静与美丽。通过“杉松微径尽莓苔”一方面描绘了小路的景致,另一方面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最后两句则显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忧虑,尽管身处宁静之地,内心却不免受外界尘埃的影响。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值得读者反复品味。同时,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示了典型的宋代诗词风格,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寺跨长溪山四回”:寺庙位于长溪之上,四面环山,表现出幽静的环境。
    • “杉松微径尽莓苔”:小路被松树和莓苔覆盖,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门前潮上不须看”:门前潮水上涨,虽美却不值得过于关注。
    • “常恐尘埃随水来”:对外界尘埃的担忧,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渴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寺庙与自然环境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对仗: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通过“尘埃随水来”表现出对外界干扰的生动描绘。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和外在世界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寺庙:象征修行与内心宁静。
    • 溪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杉松:象征坚韧与长青,代表着生命的持久。
    • 莓苔:表现自然的细腻与温柔,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寺跨长溪”的意思是: A. 寺庙在长溪的对面
      B. 寺庙位于长溪之上
      C. 寺庙在长溪下游

    2. “常恐尘埃随水来”中的“尘埃”指的是: A. 细小的物体
      B. 外界的干扰与烦恼
      C. 水中的杂质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 诗词对比

    • 《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思考;
    • 《鹿柴》:通过山水的映衬,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淡漠。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 弹棋歌 答裴处士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白沙亭逢吴叟歌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方 使云阳寄府曹 答端 滁城对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旁指曲谕 黽字旁的字 包含惶的成语 切类 克字旁的字 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负贵好权 毋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危急关头 踇隅 倚声 三框儿的字 再蹈覆辙 微言精义 宗荫 礼无不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