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7:42
鹤发渔翁岁莫论,
桑田几变尔常存。
红蓼岸,荻花村,
水月虚明两不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老的渔翁,尽管岁月无情,但他依旧安然自若。桑田变成了沧海,而他却始终如一。在红蓼的岸边和荻花丛生的村庄里,水面与月光交融,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桑田变为沧海”是一个古老的典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常用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释子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与变迁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渔翁的形象,反映出一种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哲学思考。
此诗通过渔翁这一形象,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渔翁虽已年老,但他却未被岁月所困扰,反而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保持了一份宁静与淡定。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红蓼和荻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也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水月的意象则增添了一份梦幻与幽静,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透出一丝哲理的深邃。诗人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双重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淡泊态度,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鹤发渔翁”指的是?
“桑田几变尔常存”中“桑田”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渔舟唱晚》同样描绘了渔民的生活,但更注重自然音景的描写。释子淳的诗更关注生命的哲学思考与内心的宁静,前者偏重于外在的景物描写,后者则是内心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