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8:31
摸鱼儿
——葛长庚 〔宋代〕
这身儿从来业障。一生空自劳攘。
生生死死皆如梦,更莫别生妄想。
没伎俩。只管去天台雁荡寻方广。
几人不省。被妻子萦缠,生涯拘束,
甘自归黄壤。世间事,一斤两个八两。
问谁能去俯仰。道义重了轻富贵,
却笑轮回来往。休勉强。
老先生从来恬淡无妆幌,
一声长啸,把拄杖横肩,草鞋贴脚,
四海平如掌。
这身体总是有业障,活了一辈子白白忙碌。
生与死皆如梦,何必再去妄想别的事情。
没有什么技巧,只管去天台、雁荡寻求真理。
有几个人能够觉悟呢?被妻子缠绕,生活受拘束,
甘愿归于黄土。世间的事情,斤斤计较,
谁能做到无所顾忌?道义的重视让富贵显得轻微,
却只能笑谈轮回的往事。不要勉强自己。
老先生总是淡泊无华,
一声长啸,拄着杖子,草鞋贴脚,
四海都在他掌控之中。
葛长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词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纷扰与个人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蕴含深厚的哲理。
《摸鱼儿》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摸鱼儿》通过对身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开头一句提到“这身儿从来业障”,表明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似乎在感慨人生的苦短与纷扰。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生死的感悟逐渐清晰,强调生死如梦,劝告人们不要沉迷于妄想。接着,诗人提出寻求真理的建议,提到“天台、雁荡”,传达出一种出世的思想。
在描述生活的束缚时,诗人通过“被妻子萦缠”等意象,描绘了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无奈与困扰。而“世间事,一斤两个八两”,则折射出对世俗利益的淡漠。全诗流露出一种放下执念、追求内心宁静的哲理,最终以一位老人的形象作为理想的归宿,体现了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
《摸鱼儿》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天台、雁荡”象征什么?
全诗的主题思想可以归纳为?
《静夜思》——李白
描述对家乡的思念,与《摸鱼儿》的淡泊心境形成对比。
《登高》——杜甫
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主题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