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观表文韵 其一

《次观表文韵 其一》

时间: 2025-05-10 07:11:22

诗句

求成虐执四三年,一木难支大厦颠。

致死存孤思杵臼,恃强轻敌笑苻坚。

国家未免中衰者,日月何妨薄食焉。

今日一成终祀夏,艰难启圣赖皇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22

原文展示:

求成虐执四三年,一木难支大厦颠。
致死存孤思杵臼,恃强轻敌笑苻坚。
国家未免中衰者,日月何妨薄食焉。
今日一成终祀夏,艰难启圣赖皇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国家前景的忧虑。诗人经历了三四年的艰难追求,发现一根木头难以支撑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即使内心有孤独的思考与反省,也徒劳无功,傲慢自大的敌人苻坚在强大的表象下却被笑看。国家的衰败难以避免,日月的轮回又何妨我们苟且度日。今天的成就终于可以祭祀夏朝的先贤,这一切都依赖于上天的庇佑。

注释:

  • 求成:追求成功。
  • 虐执:经历的痛苦与执念。
  • 四三年:指代时间的久远,可能为三四年之久。
  • 一木难支:比喻微薄的力量难以支撑巨大的负担。
  • 大厦颠:形容国家或事业的危机。
  • 致死存孤:指思考的孤独,致使内心痛苦。
  • 杵臼:比喻日常生活的辛劳。
  • 恃强轻敌:依仗强大而轻视敌人。
  • 苻坚:指苻坚,前秦的皇帝,以强大著称,但最终失败。
  • 中衰者:指在衰败中的国家或事业。
  • 薄食焉:即便生活清贫,依然坚持。
  • 一成终祀夏:今天的成就可以用来祭祀夏朝的先贤。
  • 艰难启圣:艰难的时局中依赖于上天的指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士亨,号澄江,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因其作品多描绘时局、抒发个人情怀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频遭外敌入侵,民生困苦。诗人以个人遭遇反映国家命运,表达对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诗歌鉴赏:

洪皓的《次观表文韵 其一》是一首深具历史感和现实感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诗中“求成虐执四三年”一开篇便表明了诗人对追求成功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与痛苦。紧接着“一木难支大厦颠”,则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国家和个人面临的困境,暗示着脆弱的基础无法支撑起庞大的事业。

诗中提到的“致死存孤思杵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无奈。在面对强敌时,诗人用“恃强轻敌笑苻坚”表达了对强权的讽刺与对弱者的同情,反映出历史的循环与人性的复杂。

“国家未免中衰者,日月何妨薄食焉”,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并用“日月”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即便生活清贫,生命的轮回依旧存在。最后一句“今日一成终祀夏,艰难启圣赖皇天”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命运的寄托,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求成虐执四三年: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经历了三四年的折磨和痛苦。
  2. 一木难支大厦颠:一根木头无法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大厦,寓意微薄的力量难以挽救国家的危机。
  3. 致死存孤思杵臼:因思考而感到孤独,生活的艰辛使得内心深感痛苦。
  4. 恃强轻敌笑苻坚:傲慢地依赖自己的强大而轻视敌人,嘲笑苻坚的自负。
  5. 国家未免中衰者:国家难免会走向衰落,社会的动荡是不可避免的。
  6. 日月何妨薄食焉:即便生活清贫,时间依然在流逝,生活仍要继续。
  7. 今日一成终祀夏:今天的成就可以祭祀夏朝的先贤,表明对历史的敬仰与传承。
  8. 艰难启圣赖皇天:在艰难的时局中,依靠上天的指引才能开启圣明的道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木难支大厦颠”用木头与大厦的关系比喻国家的危机。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讽:对苻坚的强大进行讽刺,揭示强势表象下的脆弱。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对未来的忧虑与希望,揭示了历史的循环与人性的复杂,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脆弱与无力。
  • 大厦:象征国家的基业与稳定。
  • 杵臼:象征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劳作。
  • 苻坚:代表外敌的强大与自负。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皇天:象征上天的庇护与指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苻坚”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
    B. 前秦的皇帝
    C. 南北朝的王朝
    D. 唐朝的皇帝

  2. “一木难支大厦颠”这一句中,“木”象征什么?
    A. 强大的力量
    B. 脆弱与无力
    C. 国家繁荣
    D. 人生的希望

  3. 诗人通过“恃强轻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强敌的敬畏
    B. 对强权的讽刺
    C. 对和平的向往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洪皓的诗更显忧虑,李白则强调豪情与壮志。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时局的关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洪皓相关文献与研究论文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何子应登赋楼韵 次冯申之游灵泉韵 初到西湖 初到西湖 呈苏企道汉良吕默夫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长孺幼安作西湖之游不以告某与元受明日二公 春光好·和醉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戈相向 格其非心 黑头 缶字旁的字 包含霹的词语有哪些 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姻末 穷年没世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齿字旁的字 武昌剩竹 浚潭 抱屈含冤 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摛文掞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