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6:35
西江月
紫塞朝朝烽火,青楼夜夜弦歌。
一朝明月雁声多,带得边愁无那。
云阙九重阊阖,家山万里岷峨。
独愁乡思满蹉跎,梁甫狂吟谁和。
全诗翻译:
在紫色的边塞,日日升起烽火,夜晚的青楼里,歌声不断。
一轮明月升起,伴着阵阵雁鸣,带来的却是无法解脱的乡愁。
云阙高耸,九重天宫的阊阖门,家乡的山川万里遥远而高峻。
我独自愁苦,乡思满怀,却只能看着时光流逝,吟唱《梁甫吟》又有谁能和我共鸣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终老于南方。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边塞,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离别与乡愁,故而产生了此诗,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无奈。
《西江月》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诗人通过边塞的烽火与夜晚的歌声相对比,展现出战乱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在“紫塞朝朝烽火”的描述中,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战火纷飞的场景,接着“青楼夜夜弦歌”则转入繁华的夜生活,这种对比更显乡愁之深。接下来,“一朝明月雁声多”描绘出明月下的孤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随之而来的“带得边愁无那”,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后半部分,诗人以“云阙九重阊阖”描绘天宫的壮丽,反衬出自己与家乡的遥远,这种强烈的空间对比深化了孤独感。最后一句“梁甫狂吟谁和”,表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虽有豪情,却无人共鸣,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用词讲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呈现出一幅悲壮的边塞画卷,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沉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无奈的感慨,表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汇,体现了诗人豪迈而又孤寂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内陆
B. 边疆
C. 城市
“青楼夜夜弦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安静
B. 繁华
C. 贫穷
诗中提到的“梁甫狂吟”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首诗
C. 一种饮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