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00:52
黄莺儿·苦雨
作者:王夫之 (明代)
昏昏昏晓忘春曙。几尺幽窗,半掩苍苔,一抹青山,平铺飞絮。似酒醒乍扶头,镫灺难留炷。沈沈天海濛濛,早把韶光,暗里消去。拚与。白鸟荡银波,清猿隐高树。芭蕉几叶,莫有绿肥,轻寒依然勒住。想流水小桥东,密筱浓阴处。应有怨老莺声,细把閒愁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昏暗的清晨,春天的晨曦似乎被遗忘了。窗户里只是一片幽静,半掩的青苔和远处的青山,仿佛飞舞的柳絮在平铺。就像酒醒时头脑稍微清醒,却又难以留住那一缕烛光。天与海都被朦胧的雨雾笼罩,时光在暗暗流逝。白鸟在银波上荡漾,猿声隐匿在高树之中。几片芭蕉叶并没有因寒冷而变得丰盈,轻寒依然压住了它们。想起了小桥东边的流水和浓密的竹荫,想必有老莺在怨诉,轻声道出它的闲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孟,号湘云,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及教育家。他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主张“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修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夫之人生的动荡时期,社会动乱和个人生活的困扰使他对自我情感的表达愈加深刻。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世事的感慨。
《黄莺儿·苦雨》是一首以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著称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一个阴沉的清晨,展现出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情感。王夫之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感状态。昏暗的晨曦、半掩的窗户、飞舞的柳絮,所有的意象都充满了惆怅与无奈。这种对比的手法使诗歌更具层次感。
诗中“几尺幽窗,半掩苍苔”,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而“似酒醒乍扶头,镫灺难留炷”则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无奈的思想,显示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随着诗句的推进,清猿的隐秘、老莺的怨诉,仿佛让整个环境都笼罩在一种忧伤的情绪中。
整个诗歌带有浓厚的抒情特征,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与内心的感伤,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与深思,体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昏昏昏晓忘春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白鸟荡银波”中的“银波”指的是什么?
A. 水面
B. 天空
C. 山脉
诗中提到的“轻寒依然勒住”主要是指什么?
A. 春暖花开
B. 冷空气的存在
C. 暖风习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