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其二 秋怀

《如梦令 其二 秋怀》

时间: 2025-04-27 18:20:00

诗句

风入井桐声碎。

惊起客窗秋思。

天阔雁来迟,望断锦机红字。

归去。

归去。

人在画楼独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0:00

原文展示

风入井桐声碎。惊起客窗秋思。天阔雁来迟,望断锦机红字。归去。归去。人在画楼独倚。

白话文翻译

风吹动了井边的桐树,发出碎碎的声响,惊醒了窗前的旅人思绪。天空广阔,候鸟飞来却迟迟未到,目送那红色的绣线,似乎无尽头。归去啊,归去啊,人在画楼上独自倚靠。

注释

  • 井桐:井边的梧桐树,象征着幽静和思念之情。
  • 声碎:指桐树因风吹动而发出的细碎声响。
  • 客窗:旅人的窗户,暗示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秋天的萧瑟。
  • 天阔:形容天空辽阔,与孤独的心境形成对比。
  • 锦机红字:指绣花的线和图案,象征着思念之情的细腻与繁复。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象征着诗人独处时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如梦令 其二 秋怀》创作于诗人遭遇人生挫折或离别之时,正值秋季,正是思乡与怀人的时节,故而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秋意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 其二 秋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一句“风入井桐声碎”,通过风声与桐树的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接着“惊起客窗秋思”,将这种孤独的情感进一步深化,表现出诗人因外界环境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天阔雁来迟”则通过描绘天高雁飞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去的渴望。雁的迟到暗示了归乡的遥远和无望,增强了诗中的孤独感。最后的“人在画楼独倚”,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自我剖析,表现了对归去的无限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与抽象的情感相结合,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形成了明快而又感伤的基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入井桐声碎:风轻轻吹动桐树,发出细碎的声音,渲染了秋天的孤寂。
  2. 惊起客窗秋思:窗前的旅人因桐声而惊醒,思绪随之涌现,思念故乡的情绪浮现。
  3. 天阔雁来迟:辽阔的天空中,候鸟飞行却迟迟未到,象征着归乡的希望渺茫。
  4. 望断锦机红字:目送那绣花的线,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怀念。
  5. 归去。归去。:反复呼唤归去,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向往。
  6. 人在画楼独倚:独自倚靠在华丽的楼阁,显得更加孤独,流露出无尽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入井桐声碎”比喻内心的细腻感受。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句式的对称使用使得诗歌更具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与孤独,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井桐:象征幽静与思念。
  • 秋思:秋天的思念,暗示离别与孤独。
  • :象征归乡与希望。
  • 锦机红字:象征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入井桐声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2. “天阔雁来迟”暗示了什么? A. 归乡的希望渺茫
    B. 旅途的顺利

  3. 诗中“人在画楼独倚”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独立自信
    B. 孤独无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秋夕》:杜甫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如梦令 其二 秋怀》 vs. 《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后者则在月光下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郎神 上云乐 和郑康道二首 箕山操 诉衷情(宫中牡丹) 杂诗二十七首 德寿春帖子八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中谣 独不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抔土 矮半截 耂字旁的字 抟香弄粉 彑字旁的字 柿花 行警 颠仆流离 包含缪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包含利的词语有哪些 昏忳 糸字旁的字 留中不出 包含诈的成语 春华秋实 如不胜衣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