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5:15
闲拨玉炉烟篆。阵阵北风吹幔。
滴沥小窗前,长共淋铃凄断。
宵短。宵短。不抵离愁一半。
在空闲时拨动玉炉中的香烟,阵阵北风吹动着帷幔。
窗前滴滴水声,仿佛共同经历着凄凉的铃声。
夜晚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夜晚也抵不过一半的离愁。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离愁”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分别、孤独的感受。
顾贞立(1647年-1715年),字子安,号白云,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他的诗风兼具清丽与沉郁,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如梦令》系列是顾贞立在清初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一部分,反映了他内心的感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孤寂意境,或许源于他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感受。
《如梦令 其二》以清新而又凄凉的意境展示了离愁的深切。开篇“闲拨玉炉烟篆”,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场景,然而随之而来的北风却打破了这种宁静,象征着外界不可控的变化。北风的吹动,带来了窗前的滴水声,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情感。滴水声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反映,更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宵短”一句,简短有力,突出夜晚的短暂和转瞬即逝。夜晚的短暂与离愁的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即使是短暂的夜晚,也无法减轻那份离愁的重量。整首诗在清雅的词句中渗透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玉炉”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清雅生活
C. 贫困
诗句“宵短。不抵离愁一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愤怒
C. 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