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5:50
如梦令 离情四首 其一
刚到凤凰台上,
无那骊驹三唱。
愿作博山炉,
魂逐沈烟游飏。
罗帐,罗帐,
高筑愁城千丈。
刚刚到达凤凰台上,
听那骊驹(黑马)叫声三次。
我愿化为博山炉,
随那缭绕的烟雾游荡。
罗帐,罗帐,
我在愁苦的城池中高筑千丈。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写。其诗风清新含蓄,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离别和愁苦的深刻感受,或许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如梦令 离情四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刚到凤凰台的瞬间,便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和愁苦。开篇以“刚到凤凰台上”引入,体现出一种新奇与期待,但随之而来的是“无那骊驹三唱”的孤寂感,骊驹的叫声仿佛在提醒着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非理想的乐土。
愿作博山炉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博山炉不仅仅是一件香炉,更是一种对灵魂升华的追求。随着“魂逐沈烟游飏”的描写,诗人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在缭绕的烟雾中自由自在,摆脱现实的束缚。
末尾“高筑愁城千丈”则是整首词的情感高潮,愁苦的城池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无尽忧伤,千丈高的城墙无形中将诗人包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骊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马
C. 一种鸟
“愿作博山炉”中“博山炉”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灵魂的追求
C. 友情
“高筑愁城千丈”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和幸福
B. 孤独和绝望
C. 希望和信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宋琬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情感体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