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时间: 2025-05-01 23:26:12

诗句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

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

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6:12

原文展示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
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
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白话文翻译

华丽的缨带垂下于玉制的门框,天子对匈奴十分宠爱。
即使尚且有粗陋的外族风俗,依然知道汉朝使者的不同。
夜晚的烽火台沉默不举,秋天的哨子寂静无忧。
何必在燕然山刻石留名,苍生的肝脑都被涂抹。

注释

  • 华缨:华丽的缨带,这里指的是装饰华美的士兵或官员的头饰。
  • 玉除:用玉石制成的门框,象征高贵。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与汉朝有过多次战争。
  • 夷风陋:夷族的风俗粗陋。
  • 汉使:指汉朝的使者。
  • 夜烽沉不举:夜里的烽火台没有升起信号,表示没有警报。
  • 秋柝:秋天的哨兵,柝是用来报时或警戒的器具。
  • 燕然:燕然山,著名的刻石纪念地。
  • 苍生肝脑涂:指百姓的生命和鲜血被无情地抹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强调历史对治国理政的指导作用。司马光的诗歌风格典雅,善于用典,常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送二同年使北》写于宋代,正值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紧张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汉朝使者使命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华丽的装饰与天子的宠爱,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政治的复杂性。诗人在描绘匈奴与汉使的关系时,不仅表达了对外部威胁的警醒,也暗含了对内政的思考。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夜烽沉不举”和“秋柝寂无虞”,展示了国家的安定与危机的潜在威胁。烽火不举意味着没有警报响起,暗示着一种表面的宁静,然而这正是对未来不安的隐喻。诗的最后两句更是直指民生,强调了为国家牺牲的代价,令人感到沉痛与悲哀。

整首诗风格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现实的思考,司马光在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情感,使这首诗不仅具有诗意的美感,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缨下玉除:描绘了高贵的场景,暗示权力中心的奢华。
  2. 天子宠匈奴:指出天子对匈奴的重视,让人感受到政治的复杂与矛盾。
  3. 虽复夷风陋:认可外族的风俗虽不文明,但仍然要尊重汉使的存在。
  4. 犹知汉使殊:强调汉使的独特性及重要性。
  5. 夜烽沉不举:象征警报未发,暗示国家安宁却又潜藏隐忧。
  6. 秋柝寂无虞:描绘无忧的夜晚,但也反映出潜在的危机。
  7. 何必燕然刻:质疑刻石留名的必要性,强调实际的牺牲与苦难。
  8. 苍生肝脑涂:直指民众生死的惨痛,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奢华的“华缨”和“玉除”与“夷风陋”的对比,突显出权力与外族的差异。
  • 隐喻:夜烽与秋柝的描绘,象征了国家安定中的潜在危机。
  • 反问:最后一句中的反问,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与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缨:象征权力和奢华。
  • 玉除:代表高贵与尊荣。
  • 匈奴:外部威胁的象征。
  • 夜烽:警觉与安危的象征。
  • 苍生:普通百姓,体现了民生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二同年使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司马光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华缨”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权力与奢华
    • C. 自由
    • D. 战争
  3. “夜烽沉不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安宁与无忧
    • B. 紧张与危机
    • C. 快乐与幸福
    • D. 忧愁与悲痛

答案

  1. C. 司马光
  2. B. 权力与奢华
  3. A. 安宁与无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强调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情感更加沉痛,体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莺声绕红楼 喜迁莺慢/喜迁莺 昔游诗十五首 其七 自题画像 次韵胡仲方因杨伯子见寄 昔游诗 其十一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暗香疏影 自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眼明手捷 六甲天书 不大对头 竹字头的字 包含欬的词语有哪些 穷识 疾结尾的成语 单车之使 旁门外道 前危后则 白字旁的字 投鼠之忌 梨面 包含区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妆治 包含炊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