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46
清平乐
作者: 赵汝迕 〔宋代〕
初莺细雨。杨柳低愁缕。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小屏依旧围香。恨抛薄醉残妆。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
春天的初莺在细雨中鸣叫,垂柳低垂,愁绪缠绕。烟雾笼罩的水边,花桥宛如梦境。依然记得当初在楼上分别时的低语。小屏风依旧散发着香气。恨不得将薄薄的醉意和残妆抛弃,却已难以控制内心的泪水,只因那花月之景令人感到凄凉。
本诗中虽未直接涉及具体典故,但通过“花月”和“倚楼别语”等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分别时所表达的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观察。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愁绪的词作,开篇描绘了春天初莺啼叫、细雨轻洒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然而,随着词句的推进,内心的忧愁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恨抛薄醉残妆”一句,透露出词人对过往欢愉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传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叹与对情感离别的深刻惋惜,形成了一种清丽而又哀伤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对失去爱情的无奈,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深刻反映了词人在面对美景时的忧愁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初莺”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烟浦花桥如梦里”中的“如梦里”意指什么?
a) 真实
b) 幻想
c) 过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汝迕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赵汝迕则通过春景与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