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14
筹边堂
作者: 梁介 〔宋代〕
筹边无它长,幸此岁有秋。
吏无打门宣,民无失业忧。
史君来此邦,不但肉食谋。
有言天命之,为汝消穷愁。
夷蜑及生齿,各异风马牛。
一醉堂上樽,莫运机与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边地生活的感受。诗人在这里感慨,边地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幸好今年秋天的收成不错。官吏不再打扰百姓,百姓也不再为失业而忧愁。史君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谋求肉食的利益。有人说这是天命,能够帮助你们消除贫困的忧愁。不同的民族和人口,各有各的习俗和风俗。在这酒醉的堂上,不要再去考虑那些筹划和计较的事情。
作者介绍:梁介,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民生,体现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边疆,可能是作者在边地任职之时,目睹了地方百姓的生存状态,因而产生了此诗。诗中反映了边地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困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筹边堂》是一首描写边地生活的诗,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边疆民生的关切和对生活的感慨。开头几句,诗人以“筹边无它长”概括边地的生活特点,接着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官吏的宽容以及百姓的安宁,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这里,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不仅是对现状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史君来此邦,不但肉食谋”,在这里,诗人借用“史君”这一角色,传达出官员应有的责任感,强调治理者不应仅仅追求个人利益,更要考虑民众的福祉。最后几句则呈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在酒醉之中,抛开那些世俗的筹划与忧虑,尽情享受当下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透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边疆民生的关怀,传达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民关系和谐的期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对边疆生活的全景式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筹边堂》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史君”主要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夷蜑”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