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时间: 2025-05-02 12:08:36

诗句

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

可怜后学多趋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36

原文展示:

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可怜后学多趋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白话文翻译:

孟子在这里强调要正心修身,反对邪说已经消失了,而昌黎(王安石)则是首倡《六经》的明理之人。可怜的是,后来的学者大多追逐末节,无法振兴文风,希望能借助主人的联合来重新振兴学术。

注释:

  • 孟子:孔子的弟子之一,著有《孟子》,主张仁义。这里指其思想。
  • 正心:调整心态,修身齐家。
  • 邪说:错误的言论或思想。
  • 昌黎:指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 斯文:指文化和文风。
  • 主盟:指有影响力的人物的联合。

典故解析:

  • 孟子与王安石: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强调道德修养,而王安石则是以《六经》为基础推动变革的人物。
  • 后学趋末:指后来的学者只追求表面的学问,没有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对当时学术界的思考和批判。
  •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对于文化的复兴和学术的传承有着浓厚的兴趣,李吕在此背景下写下此诗,表达对学术衰落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引用孟子与王安石,表现了对当时学术风气的关切。诗中提到“正心邪说息”,暗示着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与维护,反映出作者对正统文化的钦佩与期望。而后一句“可怜后学多趋末”则是对当时学者们的不满,认为他们只追求表面的、琐碎的知识,而忽视了根本的文化深度。整首诗通过严谨的结构,展现出李吕对文化复兴的渴望与对后学的失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诗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孟子正心邪说息:孟子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批判错误的言论。
    • 昌黎首唱六经明:王安石以《六经》的理论为指导,倡导明理。
    • 可怜后学多趋末:后来的学者多追求表面而忽视了本质。
    • 重振斯文藉主盟:希望通过有影响力人士的团结,共同振兴文化。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学术比作“斯文”,形象地表达出文化的深厚与重要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学术风气的忧虑,强调了文化复兴与正本清源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正心:象征个人道德修养。
  • 邪说:代表错误思想的消逝。
  • 六经:体现传统文化的智慧。
  • 后学:象征着当代学者的追求与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孟子强调的是什么?

    • A. 正心修身
    • B. 追求财富
    • C. 反对学习
    • 答案:A
  2. 昌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朱熹
    • B. 王安石
    • C. 苏轼
    • 答案:B
  3. 诗中提到“重振斯文”是希望实现什么?

    • A. 文化的衰落
    • B. 学术的复兴
    • C. 政治的稳定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但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感风格。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和悲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吕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 夜来香 齐天乐 寒鸦 齐天乐 齐天乐 石窗丈以毋忘我词索和长调 齐天乐 题汪姑母“感燕图” 齐天乐 乙亥燕山中秋,忆故里林家同竹韵看月 齐天乐 梦碧词翁九十冥诞祭兼柬津沽吟友 齐天乐 偕蔼如廉访游螺墩,和壁上全椒金氏题 齐天乐 题张孟缇夫人淡菊轩诗稿 齐天乐 黔灵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列眉 深厉浅揭 远术 尣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摇帜 飞开头的成语 一反常态 临别 頁字旁的字 有生以来 辩据 目字旁的字 至敬无文 己字旁的字 花光柳影 包含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