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雨

《宿雨》

时间: 2025-07-27 21:43:16

诗句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

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3:16

原文展示:

宿雨
王安石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
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春雨过后,绿色的杂草在寒冷的泥土中显露出来,红色的花朵在温暖的树木中争相归来。水塘里的鱼因风而翻动,雁群在边塞的围墙上轻轻飞过。宿夜的雨水惊散了沙土,晴天的云彩在日间稀薄而透亮。但我却因春梦的短暂而感到忧愁,灯下的火光映照着我即将出征的衣物。

注释:

  • 绿搅寒芜: 绿草搅动着寒冷的杂草,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红争暖树: 红花在温暖的树木间争相开放,表现出春天的竞相绽放。
  • 鱼吹塘水动: 鱼在水中因风吹而产生波动,生动表现出春天水面的活力。
  • 雁拂塞垣飞: 大雁轻轻拂过边塞的墙垣,展现了春天的迁徙景象。
  • 宿雨: 经过一夜的雨水,清晨的景象变得清新。
  • 却愁春梦短: 诗人因春天的梦境短暂而感到忧愁,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通过实施新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

《宿雨》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是他对春天的感悟及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中描绘的春景与对人生短暂的反思,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歌鉴赏:

《宿雨》在形式上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开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人用“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展现了春天的到来,绿色的杂草和红色的花朵交相辉映,表现出春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着万物复苏的季节。

接下来的“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活力,水中游动的鱼和飞翔的大雁都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迁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表明了春雨过后的宁静与清新,似乎在描摹一种暂时的恬淡。接着“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诗人却因短暂的春梦而忧愁,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灯下的火光和即将出征的衣物预示着他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诗歌风格与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搅寒芜出: 绿色的植物刚刚冒出,搅动了寒冷的杂草,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2. 红争暖树归: 红色的花朵在温暖的树木中争相开放,象征着春的活力。
  3. 鱼吹塘水动: 鱼因风而使水面波动,描绘出水塘的生机。
  4. 雁拂塞垣飞: 大雁轻轻掠过边塞的围墙,展示出春天的迁徙景象。
  5. 宿雨惊沙尽: 昨夜的雨水冲刷了沙土,清晨的景象清新而宁静。
  6. 晴云昼漏稀: 晴天的云彩在日间显得稀薄,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7. 却愁春梦短: 诗人因春天的梦境短暂而感到忧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8. 灯火著征衣: 灯下的火光映照着即将出征的衣物,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搅寒芜”将春天的景象比作生机的展现,形象生动。
  • 拟人: “鱼吹塘水动”暗示鱼的活泼,赋予鱼以生命。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 象征生命与希望,代表春天的到来。
  • : 代表热情与生机,体现春花的绚丽。
  • : 代表活力与流动,象征生命的自由。
  • : 象征迁徙与自由,体现春天的生气。
  • 灯火: 代表温暖与思念,暗示对未来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包含哪些元素?

    • A. 绿草、红花、鱼、雁
    • B. 冬雪、寒风
    • C. 秋叶、落日
  2. “宿雨惊沙尽”中“宿雨”指的是什么?

    • A. 昨夜的雨
    • B. 明天的雨
    • C. 春天的雨
  3. 诗中表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的句子是?

    • A. “绿搅寒芜出”
    • B. “却愁春梦短”
    • C. “鱼吹塘水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描绘春天景象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 《春夜喜雨》(杜甫): 表达对春雨滋润万物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景与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思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王安石的《宿雨》更强调对短暂人生的感慨,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用硕夫韵二首 雪夜詹伯尹周少隐见过置酒次伯尹韵 临江仙(次李伯纪韵)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再和见示绝句 日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二首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正的成语 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心杂念 洋葱 包含裒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齿冷 生吞活夺 降色 头开头的成语 龙吟虎啸 市刑 走之旁的字 包含诂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衣架饭囊 悦目娱心 手不应心 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