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 其六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 其六》

时间: 2025-05-10 10:26:18

诗句

一代文章百代名,鼎司纶阁已忘情。

近来熟理农桑计,似谪江南作稼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6:18

原文展示: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 其六 沈周 〔明代〕 一代文章百代名,鼎司纶阁已忘情。近来熟理农桑计,似谪江南作稼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代的文章成就了百代的名声,担任重要官职时的心情已经忘却。近来专心研究农耕和桑蚕的计划,仿佛被贬谪到江南做农事官员。

注释:

  • 鼎司纶阁:指担任重要官职。鼎,古代象征权力的器物;司,掌管;纶阁,指朝廷的文书机构。
  • 忘情:忘却情感,指不再留恋官场生活。
  • 熟理:深入研究。
  • 农桑计:农耕和桑蚕的计划。
  • 谪:贬谪,古代官员被降职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 作稼卿:指从事农事工作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文人、画家,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山水画著称。这首诗是沈周在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沈周在晚年时,对官场生活已无留恋,转而专注于农耕和桑蚕的研究,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田园生活,表达了沈周对后者的向往。首句“一代文章百代名”,赞颂了文人的不朽名声,但紧接着的“鼎司纶阁已忘情”,表明他对官场生活已无留恋。后两句“近来熟理农桑计,似谪江南作稼卿”,则展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投入,仿佛被贬谪到江南,专心从事农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沈周晚年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代文章百代名”:赞颂文人的不朽名声,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影响。
  2. “鼎司纶阁已忘情”:表明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不再留恋权力的中心。
  3. “近来熟理农桑计”:展现了对农耕和桑蚕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 “似谪江南作稼卿”:比喻自己仿佛被贬谪到江南,专心从事农事,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官场生活和田园生活的对比,突出了对后者的向往。
  • 比喻:用“似谪江南作稼卿”比喻自己对农耕生活的投入,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沈周晚年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鼎司纶阁:象征官场生活,权力和地位的中心。
  • 农桑计:象征田园生活,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沈周是哪个朝代的文人? A. 宋代 B. 明代 C. 清代
  2. 诗中的“鼎司纶阁”指的是什么? A. 农耕生活 B. 官场生活 C. 文人生活
  3. 诗中的“似谪江南作稼卿”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留恋 B. 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C.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答案:B B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沈周的其他诗作,如《题画》等,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沈周诗集》、《中国古代文学史》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南乡子·小隐远民尘 南乡子 过彭蠡湖风和日暖一波不兴回忆去冬阻雪时光景顿异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孤雁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次松雪韵戏作 南乡子 照镜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鼎字旁的字 珍锡 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守死善道 歺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举止大方 撒手人寰 一走了之 樵隐 节衣缩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无风三尺浪 陶陶遂遂 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剪路 包含讲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