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0:25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緼,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
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
鸣呼,有典有则,诒劂子孙,此贴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
臣系以诗,式著劂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
这首诗的意思是:鼎中美味的食物,其价值比美味的芹菜还要高,究竟是何人所致,名字早已被遗忘。天上的笔迹仍然存在,龙的印记仍然纷繁多彩,隐藏在尘世之中,受到神灵的保护。字句看似平衡,然而却是从旧时的文字中提取而来,质量超越了文采,这体现了风俗的淳朴。新印的铸造,亲属的联系,昭示着天伦的真谛,正是友爱与亲情的真实体现。哎呀,这些典籍和法则,将会流传给后代,这样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关石和和均之间。臣以诗歌相连,表明我对文字的依恋。这一圣制不会磨灭,将会在文献中得以考证。
岳珂,字宗道,号小山,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岳珂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社会风俗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或社会背景下创作的,旨在表达对美德和真情的追求,以及对文人精神的肯定。
这首《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通过对食物、书法及人际关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开头以“鼎食之珍”引入,强调了美食的珍贵,实际上是对道德和文化价值的隐喻,表明真正的珍贵在于人心和道义,而非物质的享受。随后,诗句转向对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天笔之存”与“龙迹纷緼”的比喻,表现出对历史伟大成就的敬仰,同时也暗示着文化的流逝与再现。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清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修辞技巧与深邃的哲思。诗中通过“质胜于文”的论述,强调内在的价值比外在的华丽更为重要,反映出一种质朴的美学观。同时,诗尾以“臣系以诗”总结,显示了诗人对文献与文化传承的重视,传递出一种对后代的期许。
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强调内在的品德与真情的价值,反映出对社会风俗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鼎食之珍”象征什么?
诗中“质胜于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鸣呼,有典有则”中“典”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