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35
无弦琴
作者: 林坦 〔明代〕
雅制曾传太古时,
蛇纹深断碧梧枝。
最怜得趣同元亮,
何必知音觅子期。
流水高山应默契,
阳春白雪有心知。
长卿无限求凰意,
寂寞何由寄所思。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古老的雅乐,它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太古时代。琴的蛇纹与那断裂的碧梧树枝相映成趣,诗人最为怜惜的是那种与元亮(指元稹)有着共同情趣的默契,何必去寻找知音和子期呢?流水与高山之间自然会有共鸣,阳春的白雪也能心灵相知。长卿(指王维)对求凰的意愿无尽,而那份寂寞又该如何寄托自己的思念呢?
林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风格多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友情与艺术的思考。
《无弦琴》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高雅情趣与艺术理想的时期。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音乐与情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世俗隔阂的思考。
《无弦琴》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情感与艺术的追求。开篇以“雅制”引入,设置了古典音乐的氛围,接着以“蛇纹深断碧梧枝”形象地描绘出古琴的美丽与独特,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诗中提到的“元亮”与“子期”不仅是历史人物的典故,更象征了心灵的契合与共鸣。接下来的“流水高山应默契,阳春白雪有心知”则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真正的理解不需言语。
诗的最后两句“长卿无限求凰意,寂寞何由寄所思”则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虽然对凤凰的渴望无尽,但又难以找到可以寄托思念的对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艺术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之间的和谐美。